为深入贯彻新课标理念,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策略,同时聚焦时代发展前沿,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促进教师素养综合提升,赋能“常州市新优质学校”创建,8月25日,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举办了2025年暑期校本培训活动,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赴成长之旅。
一、信息化素养培训:观剑识器,躬身入局
常州市教科院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以“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为主题,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精彩讲座。他强调,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需主动适应技术变革,提升数字素养,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讲座通过案例分享、互动研讨等形式,引导教师思考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赋能个性化学习、跨学科融合及教育评价改革,真正做到“躬身入局”,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校园文化解读:扎根“全人教育”,培育青藤少年
商骏涛校长以《“全人教育”办学理念下的学校文化建设》为题,系统阐述了学校的文化基因与发展愿景,他结合常青藤“向阳·向上·向美”的精神内核,强调校园文化是育人的磁场,需通过环境浸润、课程渗透、活动体验等多维路径,实现“润泽心灵·健全人格”的目标。商校长特别指出,东青实验学校将深化“感恩与反思”的校训文化,打造“生态·开放”的课程文化,构建“温馨向上、宁静尚思”的师生成长生态,让每一名“青藤少年”在文化滋养中自信成长。
三、课程建设深化:聚焦“根—茎—叶”课程,指向五育融合
学校课程指导中心王煜洁副主任对《“常青藤”课程规划方案》进行了深度解读。她以“根课程—茎课程—叶课程”三级架构为主线,详细介绍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社团活动课程化等创新实践,并重点剖析了足球、国际象棋、感恩教育等特色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王主任强调,新学期将围绕“五育融合”目标,强化“学—练—赛—评”一体化设计,推动课程从“知识传递”向“素养培育”转型,助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东青实验学校将继续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理念,以“常青藤课程”为载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办成一所“轻负高质、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示范全市”的九年一贯制示范校,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贡献教育力量。
(文:黄健 图:赵煜斌、审核:商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