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 “双新” 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交互・集聚式课堂建构,切实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5 月 21 日下午,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组依托信息化教学工具,开展了以 “聚焦新课标 赋能新课堂” 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中,赵煜斌老师在三(5)班以数字化教学为特色,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二)》公开课。
课堂上,赵煜斌老师充分运用数字化教学工具打造互动课堂。在材料分类整理环节,他通过希沃白板的拖拽功能,让学生在电子屏幕上实时操作分类,直观建立关系思维;进行聚类分析时,借助课件动态演示图形特点,将抽象的分数概念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分数表示方法;在辨析比较环节,他利用在线互动习题平台发布对比题目,学生通过平板即时作答,系统自动统计答题数据,教师根据数据精准掌握学生理解情况,针对性引导学生提取属性、抽象概念;最后联系生活环节,赵老师播放提前制作的短视频,展示生活中分数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动态情境中加深对 “部分与整体关系” 的把握,丰富对分数概念内涵的认识。整个课堂借助数字化工具实现了 “教” 与 “学” 的高效互动,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评课议课环节,各年级教师围绕新课标与开放交互集聚式课堂建构,结合本节课的数字化教学实践展开热烈讨论。陈建芬老师指出,本节课借助数字化工具紧扣教学重点,希沃白板的拖拽操作让学生从 “被动听” 变为 “主动做”,在线习题的即时反馈则帮助教师精准掌握学情,让分数概念教学更清晰、更高效;徐小芳老师表示,教师通过在线答题数据快速定位学生错误点,将数据背后反映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进行针对性讲解,这种基于数据的教学调整,让课堂辅导更具精准性;教研组长汤佩佩老师总结时强调,本节课通过复习旧知有效铺垫,分类环节借助数字化互动突破难点,直观展现分数意义,尤其是将传统教学逻辑与数字化工具深度融合的设计,既保留了数学教学的严谨性,又体现了信息化教学的趣味性,为 “双新” 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提供了优秀范例。
此次《分数的初步认识(二)》数字化公开课,不仅为学生打开了探索分数奥秘的数字化大门,更以信息化教研为抓手,为教师们搭建了线下交流学习的平台。通过数字化教学实践、现场反思与评课,教师们深入探索了数字化工具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路径,实现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一教研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学校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带来更优质、更高效的数字化课堂教学。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东青实验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组将继续深化数字化教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数字化赋能的知识海洋中畅游,探索更多未知领域。
(图:金凤、汤佩佩 文:赵煜斌 审核:汤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