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繁花掠春意 研思沐春风
发布时间:2024-05-3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卢申辉





风有信,花正艳。缤纷五月,微雨蒙蒙,教研正当时。5月31日上午,为了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推动区级课题《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研究》的深入研究,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陈雅丽老师执教8B Unit6 Integrated Skills这一课时,初中部全体英语教师参与听评课活动。

陈老师的这节课,单元主题是International Charities,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主要让学生通过听力活动,获取有关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相关信息,并养成互帮互助、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识。

一开始陈老师通过复习进行导入,让学生回答UNICEF如何帮助人们,旨在唤醒学生对于该话题的认知。在复习之后,继续追问“What else do you want to know?”,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生命课堂”的教育理念。学生也很巧妙的提出了五个问题“when”、“where”、“why”、“what”、“how”,而教师则通过解决这五个问题,串联起本节课的活动,让同学们通过系列活动,进行主题意义的探究,课堂结构完整,脉络清晰。

在观摩了陈老师的公开课后,教研组成员也畅所欲言,表达了对这节课的看法。课程指导中心王煜洁副主任认为,在本节课中,陈老师通过不断追问,促进学生的问题的思考。如在教授完A1部分之后,学生们已经知晓“由于二战,很多孩子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因此UNICEF诞生”。陈老师这时提问“How did the war change childrens lives?(战争如何改变孩子的生活)”、“What kind of help did they need?(他们需要哪些类型的帮助)”。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能够清晰知晓战争带来的危害、珍惜和平,并为后续听力活动做好铺垫。又如,在已经获取知识,知晓UNICEF能够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干净的水之后,陈老师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UNICEF的宣传视频,并问到“为什么要给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干净的水呢?”,从而得知“干净的水能够让人远离疾病”,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学生成长中心副主任刘晓东老师补充道,陈老师的这节课能够将学科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相信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真正理解“整个世界都需要爱”这一主题,并为了世界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最后,教研组长陈雅丽老师又对5月组内常规调研情况进行了通报。她肯定了老师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并告诫大家在距离期末最后的这段时间,要更加宁心静气,脚踏实地,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带领学生取得佳绩!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在新课程理念、新课标要求的背景下,我们会在教研之路上砥砺前行、大胆创新,深化课程主题意义、落实英语核心素养,为教育赋能!

(文:陈雅丽    图:各成员   审核:姚军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