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一个晴朗而微寒的冬日,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温柔地洒在了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在这一天下午,天宁区的语文老师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2024年天宁区初中课堂教学改革现场观摩”语文专场的精彩呈现。活动在东青实验学校的阶梯教室里拉开了帷幕,由天宁区语文中心组长刘卫老师主持,常州市教科院刘高平副院长、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史柏良主任、潘海波老师参与了全程活动。
本次观摩活动聚焦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小圣施威降大圣》。三位来自不同学校的优秀教师——东道主东青实验学校的卢申辉老师、享有盛誉的正衡分校的姚兰老师以及远道而来的无锡玉祁初中的黄晶燕老师,以同题异构的形式,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三堂精彩纷呈的示范课。
卢申辉老师的课堂生动有趣,他巧妙地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挖掘课文节选的内涵与寓意;姚兰老师则将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而黄晶燕老师则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对联的形式贯穿始终,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课后,卢申辉老师和姚兰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与思路。随后,来自正衡中学和正衡中学天宁分校的老师们对这三堂课进行了评课,大家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课堂教学的得失与改进方向。
来自郑陆中学的语文特级教师吴伟星副校长老师也发表了精彩点评。他强调,发展性任务的设计应具有梯度性,聚焦任务本身,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同时,吴老师也提出了好课的标准,为在场的老师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常州市语文教研员刘高平老师则以黄晶燕老师的课为例,深入剖析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他指出,教者要特别重视教材的编写意图,要通过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帮助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要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他还强调,文本细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要在语言玩味中涵养学生,激发学生去主动阅读、深入思考。
此次观摩活动不仅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激发了大家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与探索。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天宁区的初中语文教学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文字:胡志英 审核:姚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