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组长: 许婧
课题名称: 《小初衔接背景下音乐课堂积极情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课题级别:天宁区级备案课题
指导思想:
本学期,音乐课题组将立足小学高年级过渡到初中的歌唱教学,从积极的心理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社会交往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等角度解决初中音乐课堂中课时量、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发生变化时学生对“新课堂”的不适应,学生学习程度达成度低等问题,形成情境设计、趣味活动设计、模型架构、效果检验等策略的研究活动。
研究目的:
1.探寻小初衔接阶段,学生音乐课堂积极情感弱化的理论基础和心理规律。
2.以小初衔接为抓手,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丰厚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用已学的歌唱知识进行创造性应用,形成系列化的适用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教学策略。
3. 通过对常州市以及天宁区音乐课堂的探究,积累拓展资源库和音乐创编案例,探索积极氛围营造的办法,总结出符合学生兴趣需求的教学内容。
研究内容及措施:
1.小初衔接和音乐课堂积极情感培养的文献研究。
常州市教科院对于小初衔接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基础,为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较大的借鉴和帮助。课题组成员将收集国内外小初衔接与音乐课堂积极情感的培养的理论文献,了解本领域的现有研究成果,并结合我校现实情况,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相关文献资料,展开学习讨论,总结提炼要点,为下一步工作展开做好理论准备。
2.小初衔接音乐课堂表现的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观察、访谈等形式,调查具有代表性中小学各年级教师和学生,了解音乐课堂的教学现状,对调查结果进行理性分析,发现当前音乐教学的结症所在,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3.小初衔接背景下音乐课堂积极情感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1)小学高年段加强学生的心理动机,音乐学习中真实性情境的设计与呈现的策略研究。
(2)初中音乐课堂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凸显学习音乐的主体性,课堂中设计任务发展性的策略研究。
(3)围绕核心主题和主要问题,加强师生对话与沟通的能力,多元化意义协商丰富教学互动与学习指导的形式的策略研究。
4. 小初衔接背景下音乐课堂积极情感培养的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
(1)小学高年段逐步将音乐课堂的主导权转移到学生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创编活动。
(2)初中阶段让学生主导音乐课堂,调动积极性,主动进行音乐创编活动。
5、小初衔接背景下音乐课堂积极情感发展的评价研究
教学设计的自由度,学生主体的参与度,生成性资源的敏感度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多方面多种形式的进行评价。
月工作安排:
2024年9月:
(1)学习课题组课题计划,明确研究资料。
(2)制定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3)开设关于作业设计的研究课。
2024年10月:
(1)组织开展课题组相关专题讲座,做好笔记并写好学习心得体会。
(2)开设关于作业设计的研究课。
(3)中期评估材料收集整理。
2024年11月:
(1)根据中期评估专家意见,调整研究方向,制定新的实践策略。
(2)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2024年12月:
(1)开设关于培养音乐积极情感的研究课。
(2)撰写学生积极情感养成专题文章,注意及时收集、整理、上传资料。
2025年1月:
(1)整理参加课题理论学习的笔记,总结各项课题活动情景。
(2)做好课题研究学期工作总结,召开课题组成员总结研讨会,及时总结课题研究经验与教训。
(3)及时收集、整理课题组上课教师的教学设计、说课稿、评课资料等,并上传到学校网站。
(4)撰写课题研究论文,交流课题论文。
相关理论知识学习,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采取个人自学和教研组集中学习与研讨,提升课堂设计与优化的理论知识。
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音乐课题组
2024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