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新闻>>文章阅读
课题研究 | 深入理解课堂消极行为,提升教学质量
——基于课堂观察的理论学习与分享
发布时间:2024-05-2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承 微





2024年5月20日午,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春末夏初,小学生课堂消极行为与矫正策略研究》课题组本月研究活动在学校三楼会议室开展。本次活动紧扣研究核心词“课堂消极行为”和“课堂观察”进行理论学习分享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探讨课堂中存在的消极行为现象,并通过课堂观察的方法,提高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理解和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在活动中,首先由市级课题《小学生课堂消极行为与矫正策略研究》课题组的三位老师分别进行阅读分享周琴老师最近阅读了崔允漷教授的《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分享了书中对课堂消极行为的定义和分类,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与会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消极沉默、缺少课堂互动、分心等常见的课堂消极行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后深刻见解;居周群老师围绕自己的语文课堂,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提出“课堂教学中,应创设适当的情境,通过关注学生行为,实现个性化的帮助。”最后蒋雨萌老师,作为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从学生的角度来深入分析学生的课堂行为,分别从教师提问、班级氛围等方面来剖析学生的课堂消极行为的产生。此外,蒋老师还分享了一些应对课堂消极行为的策略和方法,如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加强师生互动、个性化教学等。

随后,学校教师发展中心黄健主任详细讲解了课堂观察的理论和方法。他强调了课堂观察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方面的重要性,并强调课题组成员要站在学校的立场上,制定课题组自己的观察量表对于课题的研究成果需提前谋划,主动参与。

最后,商校长对此次活动做了高位引领,他提出:在课堂管理中采用的一种创新方法,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减少消极行为。小组合作不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且小组内部的互助和监督机制也有助于减少个别学生的消极行为。在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时,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多多收集课堂故事、课堂案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此次学习分享活动不仅为课题组成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也为课堂管理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基于“课堂消极行为”和“课堂观察”的理论,教师们将更有能力创造一个积极、高效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撰稿/摄影:潘霖    审核:周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