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新闻>>文章阅读
唤醒心韧力——七年级心理健康专题课程
发布时间:2024-01-0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承 微





压力是生活中面临的挑战、困难和负荷,是个体面对难以应付的生活情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反应。压力是每个人生活中都无法回避的。但正如物体不能承受弹性限度以外的情境变动一样,若是压力超过了个体的适应能力,个体就会产生适应不良现象

七年级学生面对学习初中压力的加重,很容易出现各种形式的适应不良,从而给学习活动带来“内外交困”“雪上加霜”的困难局面。自我觉察到身心俱疲的不良反应,及时监控并调整应对策略,提升“心韧力”,进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是元认知能力中的重要一环。

什么是心韧力心韧力即心理韧性,是一种普遍的适应能力,指当个体在面对灾难或压力时,减少适应甚至克服不良因素自己造成的破坏性影响的一种较稳定的心理特质。心韧力包括个人胜任力、控制力、安全感、包容负面情绪、积极应对挑战、灵活应变、建立积极的社会联系等能力。

202413日第8节课,东青实验学校组织全体七年级学生学习了唤醒心韧力——七年级心理健康专题课程。课程由苏州工业园区星港学校高级教师、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徐宏飞老师主讲。

本次课程围绕“抗逆力”主题,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对生活中的困境和应对能力进行觉察和初评。借助表达性手段表达对困境的感受,借助一般化的技术,引导学生认识到困境给每个人都会带来消极感受。进一步借助动画短片,引导学生对逆境的积极视角的思考,重构逆境,探索意义。最后,借助“3I”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应对逆境的方法。

一、自评热身,察觉逆境

在心韧力评估环节,同学们都很积极跟随徐老师进行自我评估并在纸上画上了自己的“情绪电池”,现场气氛活跃。通过这个环节,同学们对自己的心韧力有了大致的了解,为探秘自己内心的种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体验表达,正视逆境

同学们通过想象自己以往遭遇的压力、挫折或困境,以具体的颜色、大小、样子、质感等进行构建,画出困境怪并通过描述那是一次怎样的逆境以及带给自己的怎样的感受,正视自己所遇到过的逆境。

逆境与压力是无法逃避的,只有敞开心扉、体验表达、正视逆境,才能获得走出逆境的勇气。同学们在画画的过程中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三、探索需要,重构逆境

徐老师以奥斯卡最佳动画《鹬》为例,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逆境。小鹬从一开始对风浪的恐惧,到最后战胜恐惧,实现“粮食自由”。以形象的方式让同学们认识到,对待逆境时,越逃避越恐惧,遇到的困难就越多,当我们鼓起勇气直面它们时,就会发现,它们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并且也只有正视困难时,我们才能真正找到解决方法,实现跨越式的成长。

四、转化方法,应对逆境

    徐老师从I canI havel am三个层面,引导学生绘制属于自己的“能量彩虹”,找到应对逆境的动力,提升心韧力。

在课程的最后,徐老师也送给同学们一段话“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逆境,逆境是成长的必经之路,它也许会让我们痛苦、彷徨、沮丧、迷茫。但请相信,那些人生路上的拦路石,最后都变成了成长路上的奠基石。因为我有爱我的人.我相信自已有应对的潜质和能力,我们一定可以逆风翻盘!

观看完本次直播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拥有健康的心理,就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自卑,不自负,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追求自己的目标。

学校也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小事做起,主动关心、爱护、帮助每一位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帮助全体同学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