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新闻>>文章阅读
观优质课例,促专业成长
——记东实小语教研组观摩省优质课例及沙龙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3-09-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承 微









为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内容,将其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课堂操作策略,优化语文教学生态结构,9月26日上午,东青实验学校小学语文教研组在课程指导中心的统一安排下,开展了 “基于新课程标准下的课例研讨活动”,组织全体语文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观摩省优质课。

一、二年级:扎实识字教学

、二年级研讨的主题是识字教学。大家观摩了二实小徐洁老师的课例,老师通过字形辨析、汉字演变简介等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识字。如运用图文结合认识“竹”,“竹”字的教学,先出示竹叶的图片,告诉学生古人根据竹叶的样子画下了最早的“竹”字,后来经过慢慢演变,成了现在的“竹”。使识字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这些方法形象直观,符合低年级孩子的认识特点,使他们很轻松地记住并理解了这些生字。作为低年级的语文老师就应该重点抓好字、词、句的学习,抓好朗读训练,让学生写一手漂亮的汉字,正确运用所学过的汉字,努力让课堂书声琅琅,充盈着鲜活的有效的对话,这才是我们所应该追寻的。

三年级教活小古文

文言文是一座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千年的优秀文化。三年级备课组集体观摩了宋春丽老师执教的《司马光》。宋老师带领学生在诵读中展开想象,利用注释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在情境创设中领略课文大意,发现文言文的学习乐趣,丰富了学生对司马光的认知。宋老师这节课关注首篇,认识特点,教给方法。一开始引导学生认识文言文的特点,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几个方法:借注释、看插图、试词组;随文识字,形式多样,生动扎实。教学中利用字形演变、注释理解等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字形、字义,写字指导抓住主笔画,生动而扎实;文短意长,紧扣字词,诵读想象。课文虽短,教者的教学却意蕴深长,如抓住“戏”字引导想象孩子们在庭院中玩耍的情景,抓住“跌”“没”引导体会孩子落水的危急情景并指导读出焦急的语气,抓住“持”朗读想象司马光砸缸的机智果断勇敢

四年级:大单元任务群

情境勾连,任务驱动。年级备课组集体观摩了刘敏瑜老师执教的梅兰芳蓄须》,刘老师准确把握略读课文的特点,紧扣“关注主要人物,有序串联事件”的单元主题。刘老师设计了两个主要的任务,任务一:了解故事,分展区,取标题;任务二:学习布展,选展品,作解说。引导学生通过小标题的方式来理解课文写了梅兰芳哪几件事,并引导学生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整个过程循序渐进,体现了课堂教学设计的层次性“布置梅兰芳民族气节展厅”的情景任务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理清事件关联,领略了一代京剧艺术家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

五年级:归类、梳理信息

  年级备课组集体观摩了胡思远老师执教的忆读书》。课始,胡老师给予了学生充分肯定,巧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段、学着自己去归类,通过梳理关键信息,学生发自内心的总结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阅读感受。胡老师这节课围绕“抓住要点进行内容梳理”这一核心素养展开教学,以学生阅读和讨论为主,恰当地在难点处巧妙引导和点拨,用“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为中心问题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学生的思维宽度和深度都得到延展,课堂效率极高。这样一课解决一个问题,既轻松,又有效,是一堂好课。一节课下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不少提升,受益匪浅!

六年级:提取中心意思

年级备课组集体观摩了李露老师执教的盼》。《盼》是一篇贴近学生生活的记叙文。李老师立足于四、五年级习作要求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记叙事件时,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不同的事进行习作,并重点指导学生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将习作的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李老师的课张弛有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善于鼓励学生发言,激发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捕捉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感受小主人公情感的变化,寻找写作的秘诀,体会童年时光的美好。

    老师们看了优质课视频后,齐聚一堂,展开深入的讨论,大家侃侃而谈,都说出了自己的所想所感。最后小学语文教研组蹲点行政沈校长做总结发言,沈校充分肯定了此次教研组活动形式鲜明,主题明确,各年级研讨课例丰富,研讨过程扎实,真正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平台。同时也分析了我校语文教学的现状,指出语文课堂教学要聚焦核心素养,要严格教学常规,将校本教研质量的提升作为教研组、备课组的核心任务。针对如何提高评课议课的质量,沈校也作了指导。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课例研讨的意义所在。相信通过此次的听评课活动,语文组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推进学科质量的整体提升。我们深研促优,用心用情托举孩子们美好的明天!

(撰稿:潘霖   拍照:张刘越   审核:沈春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