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铁骨,百炼成钢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感
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 八(4)班 黄怡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长篇小说名字的含义时说:“锻炼钢铁要经过高温,然后急剧冷却的过程,只有经过淬火,它才会变得坚固,从而无所畏惧。我们这一辈人就是在斗争和可怕的考验中得到锻炼的,学会了在生活的考验面前保持不倒。”这正是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生的写照,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会让人随意欺负的工人成长为一名具有钢铁意志的无产阶级战士。
保尔在12岁时因受神父侮辱,借机报复神父致使退学。退学后,保尔在车站饭馆工作,受尽压迫,目睹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不易与无奈,憎恨仗势欺人,吃喝嫖赌的富人。后来,他结识了水兵朱赫来,从他那儿学会了很多东西,革命的种子在他的心中渐渐扎根发芽,有一次朱赫来被捕,保尔营救了他却被关进监狱。在被释放后,他毅然离开故乡,加入了红军,从此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不懈的奋斗着。但由于他不顾一切的奋斗,过度疲劳,全身只有头部和右手能动弹,因此再也不能胜任革命工作。一心要留在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战斗队伍中的强烈渴望主宰着保尔,他同折磨人的病痛的战斗打响了。1927年,23岁的保尔已经全身瘫痪,接着双目失明,但他并未为此一蹶不振,他拾起笔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为革命斗争,他顽强的生活了下来,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在母亲与妻子的帮助下,丝毫没有写作经验的他竟然出版了一部小说。
时光荏苒,时过境迁,保尔所处的那个烽火年代已经过去,但是即使如今岁月静好,再无烽火,不用再为革命出生入死,当清晨的第一缕金色的阳光悄悄地划破天际时,没有对面楼房像纳粹战争中炮火连天的轰隆建筑声。当深夜的第一束皎洁的月光轻轻撒入房间时,没有黑暗中的挑灯夜战。多一份恬静,多一份美好。我们难道就能忘记那些像保尔那样为革命,为祖国无私奉献的人吗?难道就能忘却他们的精神吗?历史不会重来,但他们的精神应流传千古,灵魂的纯净,富有战斗精神,朴实无华以及非常突出的英雄主义,意志坚强,勇气非凡,把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更应该将保尔精神铭记于心,为祖国的发展和未来忧虑,用自己的双手托起祖国的光辉成就,“少年强则国强”,未来的世界必将是竞争日益激烈,机会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未来的中国必将是世界竞争急流中长风破浪、高歌向前的中华巨轮,我们应以热爱熔铸钢铁般意志,以绝不服输的信念,不在命运面前俯首顺从,经一番寒彻骨,得梅花扑鼻香,练就一身铁骨,挺起钢铁之国的“脊梁”,鼎立向前行!
(指导老师:卢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