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提高学校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给教师们一个互相交流、探讨、展示自我的舞台。2022年12月8日下午,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初中部语文组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
活动主要分为听课和评课两个板块。
胡志英老师执教的《三顾茅庐》在教学中抓住了刘备“诚心诚意”这一中心,引导学生深入地朗读、理解、感悟文本中关键词语和句子,体会人物的特点。课堂有三点值得学习:
一、思路清晰,教学设计巧妙合理。
教学板块清晰,导入后,直接从“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刘备的诚心诚意”入手,让学生品读文章,品味重点词句。
二、重点突出,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教者紧扣刘备尊重人才这一中心组织教学,通过人物言行,展现人物特点。通过刘备和张飞语言的对比,品读,感受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表示刘备动作的词,进而加深学生对刘备尊重人才的感受。
三、拓展适度,课外延伸恰到好处。
对“下马”代表尊敬的拓展,对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的拓展,对刘备、诸葛亮年龄与地位的拓展,帮助学生对“尊重”的理解;对三分天下及诸葛亮出山后所打胜仗的拓展,充分展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所有的拓展无不围绕着教学的重点,可谓点睛之笔。
陈丽君老师执教的《范进中举》这节课思路清晰、衔接流畅,主线分明,重点突出;问题的设计有针对性,目的明确。
以影象赏析,形象可感,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情境之中,岳父蛮横的态度、范进中举的疯状栩栩如生,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时让学生探究“四报报错了,中举的是邻村的范进不是这个范进,各路人会怎样表现?”然后以“众人眼中的范进是一个怎样的人”进一步分析人物,从而理解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这个篇幅很长、人物众多的文章通过两个问题就得到解决。
最后以对联的形式总结全文,上联是范进中举前的惨状,下联是范进中举后的辉煌,从上下联的对照中可见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入木三分的点明文章主旨。既生动地概括了全文内容,又巧妙地结束了本课学习。
课后,老师们齐聚研讨室,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从两位老师的课堂中,大家学到了一种思想,一种不拘一格勇于探索的思想。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标新立异,尽量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文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元化思维的训练,鼓励针对同一问题提出不同于别人的见解,各抒己见。
这次的教研活动,让大家收获颇丰,也希望老师们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研活动中,不断成长!
(图文:缪露 审核:姚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