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新闻>>文章阅读
生活切入课堂,实践贴合探究
发布时间:2022-09-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承 微

  2022 年 9 月 29 日,时值金秋,东青实验学校理化生教研组以数字化教研为导向,举行集体教研活动。九年级化学徐戴玲老师课前精心准备,围绕科学探究新方法,结合数字化教学手段,带来一节新颖的《水的净化》研究课。课后,教研组老师围绕课堂数字化实践展开评课,提出优化建议;随后,全体教师还就开学一个月的教学问题进行深刻反思,探索数字化与教学融合的有效路径。

  《水的净化》与生活联系密切,需依托生活化场景与科学探究方法开展教学。徐戴玲老师在课前悉心听取经验丰富教师建议,除自制实验仪器外,还精心准备了数字化教学素材:通过剪辑生活中 “自来水处理”“野外取水净化” 等实验视频片段,在课堂开篇播放,搭配 PPT 展示的生活污水、纯净水对比图片,快速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学设计中,她借助PPT 动态课件梳理科学探究流程,用流程图形式呈现 “提出问题 — 设计方案 — 实验验证 — 得出结论” 的步骤,结合 “生命吸管” 实物展示,通过 PPT 补充 “生命吸管净化原理” 的动画解析,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净化技术;课堂分组讨论环节,徐老师用 PPT 展示讨论任务单与探究报告模板,明确探究方向,待小组讨论结束后,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各小组探究报告,引导全班交流点评。整堂课以数字化工具为支撑,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体现新课标精神,最后抛出的开放性题目,也借助 PPT 清晰呈现,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明确指引。

  评课环节,徐戴玲老师结合数字化教学设计思路说明意图,其他老师纷纷给予肯定,尤其称赞实验视频、动画课件的运用让抽象的净化原理更易理解。刘小芳老师针对细节提出优化建议:“学生展示探究报告时,除实物投影外,可提前将报告电子版导入电子白板,教师在点评时用电子笔实时标注亮点与改进方向,同时借助白板的‘批注共享’功能,让全班清晰看到评价过程,进一步凸显课堂探究的价值,也让评价更具针对性。”

  公开课活动结束后,理化生教研组围绕新课标和 “双减” 目标,结合数字化教学实践,积极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分享心得。李晓兰老师提出:“可借助电子表格工具整理学生易错题目,按知识点分类汇总后,制作成 PPT 课件在课上精练精讲,同时插入错题对应的实验原理动画或解题思路视频,帮助学生更高效理解易错点,减轻课后复习负担。” 王磊老师则建议:“作业布置可利用在线文档设计分层任务,基础题、提升题清晰标注,完成后教师通过文档批注功能添加鼓励性评语,既实现作业区分度,又能实时反馈,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习兴趣。”

  最后,课程中心姚军华主任总结本次教研组活动,特别强调数字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本节《水的净化》公开课是科学探究课的优秀示范,实验视频、动画课件等数字化手段的运用,既符合学生学习要求,也帮助教师拓宽教学思路。未来,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如用虚拟实验软件辅助演示危险或复杂实验、用数据统计工具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开展多模式教学;同时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借助数字化评价工具记录学生探究过程与成果,以评价育人,做到重心下移,把学习时间交还学生,助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

  此次数字化教研活动,不仅为理化生学科教学提供了科学探究课的实践范本,更明确了数字化工具在实验教学、作业设计、评价反馈中的应用方向,为后续教学质量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高顺    摄影:王磊     审稿:姚军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