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九年一贯制学校英语课程一体化实施的研究》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发布时间:2019-09-0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殷彩萍

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英语课题组工作将继续立足当前课程核心素养围绕研究主题和总体目标,结合我校基础和实际需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课题的研究为英语教学服务,进一步增强课题研究的力度和深度。

二、主要工作

1. 加强课题研究的常规管理

根据课题方案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认真开展相关研究活动,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期末完成研究总结。

2.加强学习阵地建设

发挥中小学部教研组阵地作用,以构建富有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为重点,从细节入手,努力营造研讨氛围,并定期展示其成效。

3.开展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

在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组织好学生学习,并在此情况下,进行课题研究的的各项活动。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完成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4.进一步深入了解掌握小学的英语教学现状,小学现行教材的编排体系,基本内容及要求,掌握好衔接过渡的主动权,编撰《智慧英语》衔接校本课程,给学生搭好过渡的金桥。

、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1)课题组成员要进一步认真学习理论书籍和杂志上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章,并整理归纳资料,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国家课程一体化实施的策略研究,加强校本课程一体化的实施,提升英语课程实施水平,丰富教学内涵。

2)发动课题组成员订阅专业报刊,杂志,认真学习并撰写学习笔记,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研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

2. 认真落实研究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

1)认真制定课题组活动计划,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详细,操作性强。课题组每位成员在一单元教学完成后,应作出单元小结,整理整个单元中的教学情况,并针对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随时做好调整工作。 

2)统筹安排,整合优势。我校利用九年一贯制管理的优势,采取了逐步过渡的办法,把小学六年级纳入初中部管理,这样六年级就由小学毕业班变成了初中预科班。这一整合,为我们在教学内容、学习习惯方法等方面要做的衔接工作,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3)课题实施细化分层研究。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课题活动,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选择研究的小主题,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调整研究措施。

4)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学生的活动上,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为目标,对照计划落实到行动中,及时做好记录,体现研究过程,注重研究成果的积累。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每月需认真撰写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学反思,定期做好总结。 

5)探索一体化课程的评价机制,用多变的,求实的,高效的理念来指导教学过程,与课题组成员一起来把握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的度。

3.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认真写好教育教学随笔,不断总结得失,进行反思,及时上传相关研究资料。 

4.指导学生变拙学为巧学,尽快适应初中教学的要求。衔接教学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阶段教法的研究和学法的指导,要在六年级“预科班”抓好“双基”的同时,着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预习、听课、学习、复习的学习方法和自学能力。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运用不同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思维。

四、活动安排: 
        月份:
    1)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负责:殷彩萍)
    2)布置落实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目标和任务。(负责:周琴、殷彩萍)
     月份:
    1)各课题组成员上交个人研究计划。(负责:周琴、殷彩萍) 
    2)课题组活动,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落实开设研究课人选,讨论拟定课堂教学反馈内容。(负责:周琴、殷彩萍)
     十一月份: 
    1)开展课题组研究课活动,王煜洁、陈雅丽开展研究课。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组上课、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听课、评课、研讨等活动。(负责:课题组)
    2)上交一篇教学设计。(负责:黄周琴、殷彩萍)

3)编撰完成衔接课程《智慧英语》。(负责:黄华、王煜洁)
     十二月份:
    1)课题组活动,组织理论学习与研究,布置下阶段主要研究任务。(负责:殷彩萍)
    2)组织课堂教学反馈。(负责:课题组) 
     月份:
    1)课题组活动,组织理论学习。(负责:殷彩萍)
    2)课题组成员上交教学随笔、课题研究论文和总结。(负责:周琴、殷彩萍)
    3)课题组进行阶段工作总结。(负责:殷彩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