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英语课题组工作将立足当前课程核心素养的新要求和我校教科研的工作,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课题的研究为英语教学服务,增强课题研究的力度和深度,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二、主要工作
1. 加强课题研究的常规管理
根据课题方案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认真开展相关研究活动,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期末完成研究总结。
2.加强课题理论学习,提高教师课题素养。
认真学习英语教育教学理论,用先进科学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师的课题研究,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推动课题改革,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每周组织一次全组共同学习的活动,从各类杂志和书籍中找出有价值的文章,共同学习讨论,共同进步。
发挥中小学部教研组阵地作用,以构建富有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为重点,从细节入手,努力营造研讨氛围,并定期展示其成效。
3.开展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
在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组织好学生学习,并在此情况下,进行课题研究的的各项活动。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完成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三、具体措施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1)课题组成员要进一步认真学习理论书籍和杂志上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章,并整理归纳资料,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国家课程一体化实施的策略研究,加强校本课程一体化的实施,提升英语课程实施水平,丰富教学内涵。
2)发动课题组成员订阅专业报刊,杂志,认真学习并撰写学习笔记,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研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
2. 认真落实研究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
1)认真制定课题组活动计划,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详细,操作性强。课题组每位成员在一单元教学完成后,应作出单元小结,整理整个单元中的教学情况,并针对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随时做好调整工作。
2)统筹安排,整合优势。我校利用九年一贯制管理的优势,采取了逐步过渡的办法,把小学六年级纳入初中部管理,这样六年级就由小学毕业班变成了初中预科班。这一整合,为我们在教学内容、学习习惯方法等方面要做的衔接工作,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3)加强年级组集体备课。同一年级组的老师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个单元都要拿出来讨论,整合贯通,把握重难点,研究如何突破重难点,如何备课,如何精心设计教学上的每个环节等等。
4)教研内容充实。课题实施要细化分层研究,依据课题研究的重点,组织教师调研,互相听课,使教研内容充实、真实、扎实。课题组每月进行一次课题活动,根据自己的研究需要,选择研究的小主题,根据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定、调整研究措施。
5)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学生的活动上,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为目标,对照计划落实到行动中,及时做好记录,体现研究过程,注重研究成果的积累。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每月需认真撰写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学反思,定期做好总结。
6)依据课题研究重点开设公开课或者汇报课,由课题组一起共同研讨如何提高一体化英语教学的课堂的实效性。探索一体化课程的评价机制,用多变的,求实的,高效的理念来指导教学过程,与课题组成员一起来把握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的度。
3.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认真写好教育教学随笔,不断总结得失,进行反思,及时上传相关研究资料。
四、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负责:殷彩萍)
2)布置落实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目标和任务。(负责:徐聂鑫、殷彩萍)
三月份:
1)各课题组成员上交个人研究计划。(负责:徐聂鑫、殷彩萍)
2)课题组活动,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落实开设研究课人选,讨论拟定课堂教学反馈内容。(负责:徐聂鑫、殷彩萍)
四月份:
1)开展课题组研究课活动,刘晓东开展研究课。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组上课、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听课、评课、研讨等活动。(负责:课题组)
2)上交一篇教学设计。(负责:徐聂鑫、殷彩萍)
五月份:
1)课题组活动,梳理过程性材料,搜集论文、教学随笔、案例集。(负责:殷彩萍)
2)组织课堂教学反馈。(负责:课题组)
六月份:
1)撰写课题总结,制作PPT。(负责:殷彩萍)
2)准备结题答辩。(负责:殷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