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本学期,在区教科研工作的引领下,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统筹安排下,本课题组工作将立足当前课程核心素养的新要求,继续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教科研在课程改革中的先导作用,课题的研究为英语教学服务,增强课题研究的力度和深度。课题已经通过中评,本学期课题组全体人员思想统一,目标一致,踏实工作,坚定不移地把该课题进行下去,争取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主要工作
1. 加强课题研究的常规管理
根据课题方案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认真开展相关研究活动,同时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期末完成研究总结。
2.加强学习阵地建设
发挥中小学部教研组阵地作用,以构建富有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为重点,以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为重点,从细节入手,努力营造研讨氛围,并定期展示其成效。
3.开展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
在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下,组织好学生学习,并在此情况下,进行课题研究的的各项活动。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情况下完成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4.研究的重点一体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三、具体措施
1.继续组织本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理论水平。
1)课题组成员要进一步认真学习理论书籍和杂志上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章,并整理归纳资料,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学习,进一步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国家课程一体化实施的策略研究,加强校本课程一体化的实施,提升英语课程实施水平,丰富教学内涵。
2)发动课题组成员订阅专业报刊,杂志,认真学习并撰写学习笔记,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研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
3)外出取经,改进教法,不断完善教学模式;也可以聘请邻校专家和有经验的同行对课题研究做理论指导,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再次,将加强自主培训力度,通过集中学习、分散学习、论坛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开展教学观摩。通过学习、培训、观摩等使教师们对一体化教学策略有更深的理论认识,在探索中,也掌握了一定的策略,从而为课题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认真落实研究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
1)认真制定课题组活动计划,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详细,操作性强。制定一体化课堂教学实施方案,设计一体化教学案例,编写符合各年级段学生水平的课程和评价方案。课题组每位成员在一单元教学完成后,应作出单元小结,整理整个单元中的教学情况,并针对研究过程中的实际随时做好调整工作。
2)统筹安排,整合优势。我校利用九年一贯制管理的优势,采取了逐步过渡的办法,把小学六年级纳入初中部管理,这样六年级就由小学毕业班变成了初中预科班。这一整合,为我们在教学内容、学习习惯方法等方面要做的衔接工作,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3)进行课堂教学实验,认真听课,评课,积极开展课题组活动。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学生的活动上,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益提高为目标,对照计划落实到行动中,及时做好记录,体现研究过程,注重研究成果的积累。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每月需认真撰写与研究内容相关的案例、教学反思,定期做好总结。
4)探索一体化课程的评价机制,用多变的,求实的,高效的理念来指导教学过程,与课题组成员一起来把握评价的过程和评价的度。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走向全面,评价内容从重形式转向重效果,评价重点从教师讲评转向学生的持续发展。
5)通过每月一次的教师月常规考核,对教师的备课笔记、课堂情况等进行详细的检查督促,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始终紧扣这一课题进行。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负责:殷彩萍)
2)布置落实各课题组成员的研究目标和任务。(负责:徐聂鑫、殷彩萍)
十月份:
1)各课题组成员上交个人研究计划。(负责:徐聂鑫、殷彩萍)
2)课题组活动,进行理论学习与研究,落实开设研究课人选,讨论拟定课堂教学反馈内容。(负责:徐聂鑫、殷彩萍)
3)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学校及其他兄弟学校的联系和交流。(负责:殷彩萍)
十一月份:
1)开展课题组研究课活动,陈雅丽开展研究课。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组上课、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听课、评课、研讨等活动。(负责:课题组)
2)上交一篇教学设计。(负责:徐聂鑫、殷彩萍)
十二月份:
1)课题组活动,组织理论学习与研究,布置下阶段主要研究任务。(负责:殷彩萍)
2)组织课堂教学反馈,要求论文发表或获奖。(负责:课题组)
一月份:
1)课题组成员上交教学随笔、课题研究论文和总结。(负责:徐聂鑫、殷彩萍)
2)课题组进行阶段工作总结。(负责:殷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