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智慧老师的艺术》读后感
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 朱磊超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叫智慧老师。它没有教我们如何做能更容易评上职称,如何做能让我们在专业技能上更进一步,它教的就是让我们在教学岗位上如何变得有智慧,如何让我们更加轻松愉快高效的解决教学中的困扰。
第一章谈到了所谓互为交织的影响,即你开心快乐积极时,你的这种积极情绪会传染给身边人,而被感染的这些人又会继续传递这种积极情绪。在教学中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每当我开心积极时,总能带动班上的学生也积极踊跃,而当我心情糟糕,充满负能量时,学生也变得战战兢兢,情绪低落,这显然不利于学习新知识。因此,这章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上课务必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无论当天心情如何,生活中是否遇到了挫折,当我面对学生,走上讲台,就要积极快乐的去开始这堂课的教学!第二章中“找到你自己的为什么”这一段落感触较深。我在刚进入教育行业的时候怀着满腔激情,对自己为什么当教师有着清晰的认识:做一个有趣受人喜爱尊敬的历史老师,让更多学生爱上历史。但慢慢的,每天按部就班地上课,赶着教学进度,好像就忘了最初的想法,课堂也不再有趣,互动少了,设计也不再挖空心思。读完本章之后及时警醒自己,不要慢慢沦为平庸,要不忘初心,每次上课都要用心去上,学生们都在期待今天的历史课是堂生动有趣的课!读了第三章,我知道了我就是一堂课的决定性因素。我个人的教学方法营造了课堂氛围;我每天的情绪影响了课堂情绪。作为老师,我有着能够决定学生这节课是过得压抑还是快乐的巨大能量。我可以折磨人,也可以激励人。我可以羞辱或者伤害学生,也可以和他们开开玩笑或者给他们疗愈。不管情况如何,我的反应就决定了一次课堂危机是会恶化还是缓解,也决定了一个孩子是会被以非人的方式折磨还是会被以人性化的方式教化。
第六章接触到7P原则,即事先的准备能让你免于出丑。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想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事先必须认真备课,熟悉课本河教材即相关资料。曾经听我们学科教研员说过,最好的状态是教一节课能看一本书。当然,目前来说这是理想状态,但是最基本的是上课之前必须把书本吃透,熟悉重难点,熟读教参资料,同时根据课标要求设计教案,突出重难点,课堂设计不仅要突出重难点,还应创设情境,有创新,多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做到这几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课堂纪律一直是我头疼的问题。读了第八章,我豁然开朗。针对课堂纪律,它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去制止学生喧哗,如何用惩罚让学生感到畏惧。而是换一个思路,如果你的课堂足够吸引学生,让学生充满探究的兴趣,那自然没有学生分心、捣蛋
这章主要讲了如何对付让老师头疼的“问题学生”,每个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课堂不守纪律,喧哗吵闹,不做作业,与老师对着干。面对这样的学生不要沮丧,更不应害怕。要想成为智慧教师,要有令人惊叹的东西,也要冒点风险,也就是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有点前卫。文章中提供了一个小技巧,即关注这些学生的一些信息,如他的爱好,生日等,通过这些小美好来改变他如果能帮助一个难搞的学生,这种成就感比给好学生提高一分更让人满足!
成为一个智慧老师也许有点难,但只要走到这条正确的路上,工作中就会充满正能量,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也许会让他受益终生。所以,让我们一起学习做一个智慧老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