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新教师快速成长,内化生命课堂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教学实施水平,我校于2019年5月5日至5月10日连续一周的时间举行初中数学课堂研讨活动。5月6日下午的研讨活动,特邀请天宁区教育局督导室王国坚、区教师发展中心数学学科中心组负责人潘海波莅临指导。东青实验学校课程指导中心姚军华主任以及全体教学老师参与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授课老师是七年级青年教师吴烨。授课内容是七年级数学下册《12.2证明(1)》。吴老师课前的充分备课,为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奠定了基础。课堂上,吴老师富有智慧的设问,合理的教学组织,有力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手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在质疑中解决问题。尤其是借助黑板上彩色卡纸演示,引领学生们在积极动手、动脑中探索数学问题,并在关键时刻用引导性的语言启发学生思维,给每一位学生充分思考与表达的机会。
课后,课程指导中心主任姚军华主持了评课、研讨交流会。研讨中,王国坚主任指出,在进行数学某一个知识体系的第一课时教学时,必须整理出相关知识点间清晰的脉络,教师自身要有较高的学科素养,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要站在比学生更高的高度去思考每一个问题,以便给学生恰当、精准的指导;同时,每一节好的数学课的导入也是需要精心打磨,导入的语言更需要精炼与准确。潘海波主任指出,本节课要从学生的整体感知、事物认识、方法运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发现学习的必要性,探究知识的过程通过观察、猜想、证实、结论四个方面推进,让学生自己感悟证明的过程和方法。我校学生成长中心孙伟明主任指出,数学课堂要体现数学的趣味性,对于本节课内容,需要在必要环节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奇妙、魅力,激发学生对数学本质的认识,提升数学学习的乐趣。数学组其他教师也就如何更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活跃课堂氛围、如何更好地选择例题以及充分应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一个开放性的例题给学生后,对教师的方法梳理、数学思想提炼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数学课堂中,老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才能站在比教材更高的水平上深入解析教材,真正上好一堂具有生命成长与活力焕发的数学课。
此次活动,大家充分肯定了吴烨老师的课堂教学,同时,也发现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帮助吴老师有效反思与重建,促进其专业素养有效提升,更好成长。我们相信,有区教育局督导室和学科中心组的热心帮助与指导,我校青年教师一定会在感恩中成长,在反思中前行,加强日常课堂教学研究,精益求精,探索生命课堂的有效实施路径,让课堂成为师生共享生命成长的快乐旅程。
(图文:沈虹 审核:姚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