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新闻>>文章阅读
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发布时间:2019-12-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丽丹

12月25日,数学组承蓉老师开设了《认识平行》一课,这节课中,学生不是用耳朵听数学、而是用眼猜观察数学现象,在教学中承蓉老师注重引导同学们用身边的数学现象理解数学知识,用数学知识解释身边的数学现象,在合作、探讨、交流、分析中获得平行的概念,拉近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的距离。课后,教研组老师针对承蓉老师一课,给出以下评价:

1.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空间。
    新课标中指出,“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承蓉老师设计《认识平行》教学环节时,主要注重了引导他们动手做数学。教学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更是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意识。承蓉老师首先就“灰太狼修筑了一条路,你能帮喜羊羊也设计一条路吗?”激发学生兴趣,并放手让学生大胆设计,并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然后以“分类”为主线,让他们合作交流、小组汇报,当出现不同分类结果时,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质疑,在质疑的过程中引发思考,达成共识:在同一平直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两种。本节课的概念都是在思考辩论的过程中揭示的,融洽的对话氛围让学生学得很轻松。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质疑、论,让学生对平行与相交的含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精心营造一个学生熟悉的空间,引导他们发现数学问题,探究数学规律。本节课中,承蓉老师选择从学生感兴趣的喜羊羊和灰太狼设计马路入手进行研究,尊重了学生的己有知识经验。后面出现的跑道、双杠,再找找生活中的平行、图形中平行等等,更是学生在生活中能看见的、通过课件对这此图形的形象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真实世界中的“平行”,増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更是让学生再次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3.教学难点处理比较到位。
    对“同一平面”的理解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因此,承蓉老师结合教室黑板的长边和门框的长,让学生感受这两条边所在的直线不在同一个平面内,这个小细节,有效地突破了难点。
    承蓉老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现实世界寻找生活素材,让数学后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事解释数学问题,以活动为主线,展现知识的产生、形成的过程。这种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必然孕育出许多生成性因素。这样的教学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撰稿:马小飞  拍照:徐小芳  审核:蒋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