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学校新闻>>文章阅读
基于证据的“生命课堂”教学观察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丽丹

“构建生命课堂,让每一位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 是我们的理念。而对于青年教师来说,生命课堂似乎只是简单的名词,什么是生命课堂?怎样构建生命课堂呢?123日下午,东青实验学校开展了以“基于证据的‘生命课堂’教学观察研究”为主题的青年成长营活动,给茫然摸索的青年教师指明方向,本次活动由课程中心梅英媛老师主持。

构建生命课堂,从焦点学生学习历程开始。活动开始,我们观看了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学习共同体研究院执行院长谈杨的视频讲座。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舞台的中心位置,教师应转换自己的角色,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安稳,真正地关心,长时间的关注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用眼、耳、心同时接受信息,并对倾听的内容深度剖析、内化。聚焦个体学生的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心理是否安全,是否能够投入学习,学生的学习困难之处,学生间能否相互尊重、倾听、帮助……借助学生的学习事实,教师反思自我的教学认知与行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不再是一味站在讲台上灌输知识,应将更多的目光给予学生,相互倾听,一起学习。

构建生命课堂,从实现每个孩子的学习权开始。如何构建生命课堂,实现每个孩子的学习权,梅主任在讲座中提出了她的看法和理解。从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引入话题,实现孩子的学习权,这是一个倾听,串联,反刍的过程,教师应重心下移,倾听孩子与文本对话,文本哪些地方触发思维;倾听孩子与他人对话,从谁那里获得灵感;倾听孩子与自我对话,从先前表达中获得哪些经验;倾听孩子与社会交流,即全班分享。教师适时加以评价指导,串联学生前期交流分享的内容,回顾、反思、提炼,形成知识与方法结构。梅主任还结合自己的课堂实例,提出了全新的体会:实现孩子的学习权,从认真倾听孩子开始;创建学习共同体,促进同伴间的互助学习;观察学生学习表现,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投入课堂学习;以课堂“学习设计”代替“教学设计”。

本次青年成长营活动以视频讲座、理论和实际课例相结合的学习形式,让青年教师们对生命课堂的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相信全体青年教师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将联系此次活动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度研究与反思,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让生命课堂的构建落在实处,使生命自觉成为推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水平提高的不竭动力。

撰稿:姚娟  摄影:钱怡  审核:梅英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