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微型课题>>有效对话课题>>文章阅读
课题相关教学随笔一
发布时间:2017-09-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殷玲燕

倾听大孩的心声

某个晴朗的周末早晨,我收到了来自一为家长的的求助微信信息:“老师打扰了,我是某某同学的家长,我刚才生气打了孩子,但是她好像很不服气,一点效果都没有,她的脾气太差了,与家人说话太硬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望指点一下。”看到消息,我马上联想起有次周末,这位家长曾向我发起微信视频,当时孩子不肯做作业,她通过视频的方式告诉我孩子的情况,逼迫孩子低头。所以,该家长与孩子的问题应该由来已久,估计也已经有些无计可施。于是,我并没有直接进行指导,而是追问为什么要打孩子?据这位家长反映,孩子这几天在家对妹妹说话的口气总是怪怪的,爱理不理,阴阳怪气,她实在看不下去,就打了她。随后我追问,她是否知道孩子对妹妹爱理不理的原因?这位家长并不知道原因,观点很明确:“大的不让人省心,小的很乖巧。”我一听这话,基本就知道问题所在了,但为了更好的了解事情的经过,以解决问题,我建议这位家长等周一来校后我找孩子了解具体情况后再作定夺,孩子是不能再打了,这么大自尊心比较强,方式太过火可能会起到反效果。

等周一孩子到校后,我找了个机会单独留下了她,准备跟她深谈一次。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很忐忑,很拘谨。因为在她看来,妈妈肯定又向老师“告状”了,而且在孩子们观念中被班主任老师单独谈话肯定是做了什么坏事。为了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我先跟她谈了谈进入八年级以来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情况,和同学们的相处情况,过了十几分钟,孩子的精神放松了很多,慢慢放下了警惕。我看到时机差不多了,就从她的生活方面入手,询问她在家和妹妹相处得怎么样?她反应做作业时,妹妹老是吵她,还随便乱拿她的东西,屡次提醒都不改……从她的回答中,我就发现她对妹妹意见很大,而且情绪有些激动。接下来我追问:“那你们发生矛盾时,妈妈是怎么做的?”我刚问完,孩子的情绪一下子就崩溃了,泪流满面。我给了她几分钟的调整时间,为她递上餐巾纸。几分钟后,她的情绪稍微平复下来,哽咽着说她小时候觉得爸爸妈妈对自己特别好,但自从妹妹出现后,爸爸妈妈不再像以前那样关心爱护她了,并且只要是她和妹妹发生了矛盾,爸爸妈妈经常不问原因就批评她,总说“妹妹小,还不懂事,你这么大了,就不能让着妹妹吗?”“每次他们这么说,我就特别伤心,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说着说着眼泪又留下来了。这时,我握住她的双手,首先站在她的角度,对她的感受表示了理解,随后,让她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思考:“同一件事情,对待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和一个初中孩子的要求和态度一样吗?小朋友的特点是什么?你觉得一个年幼的孩子和一个初中生谁需要的关注更多?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等一系列问题让她认识到一般人们对于年幼的孩子往往宽容度更大,要求更低,关注更多,而爸爸妈妈的精力是有限的,从而让她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会总让她让着妹妹,为什么总感觉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注没以前多了。接下来,我继续追问:“你自己的想法是和爸爸妈妈坦诚过?更喜欢妹妹的答案是你自己想的还是爸爸妈妈亲口告诉你的……?”通过这些问题的追问,我让她认识到很多答案都是她自己想象的,并没有经过实证,可能并不是事实。最后,我问她:“你觉得你对妹妹的态度怎么样?如果她是一个亲戚朋友家的小朋友,你能接受她的这些不足吗?你觉得你平时对爸爸妈妈的态度怎么样?……”通过这些问题的追问,我让她反思自身,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最后,我建议她当天晚上回家趁热打铁和爸爸妈妈深谈一次,消除隔阂。孩子通过开导,也想通了很多,同意回家后与父母深谈。随后,我电话与她妈妈联系,将谈话的内容告诉了她,当我提到是因为孩子觉得家长更偏爱妹妹的时候,孩子的妈妈觉得很诧异,她认为自己是一视同仁的。我再次提醒她有二孩的家庭容易滋生的对比情绪,并提醒她在孩子回来前和她的爸爸沟通好,让孩子畅所欲言,说出心里话,自己以后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也要注意。通过当天晚上的深谈,大孩与家长的亲子关系明显好了很多。

其实,二孩的出生对大孩的影响这个问题绝对不是个例,而是一个社会问题。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放开,现在班级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越来越多,而作为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更多的扮演的是大孩的角色。年幼时期父母的无微不至和现在对另一个孩子的无微不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我感触颇深的是班级里一个平时大大咧咧,甚至可以说叛逆的女孩,早恋、社交广泛等问题都能在她身上找到。每次谈话,任何话题都引不起她情绪的波动,但只要一谈父母,这个孩子很快泪崩。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一些叛逆的行为何尝不是一种另向引起注意的方式!而作为班主任,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二孩的出现,如何与大孩谈心、如何提醒家长正确处理好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进行相应方法的指导、如何帮助大孩体会父母的爱,减少心理落差等内容就成为了不可回避的课题。

作为班主任,在与这些大孩们交谈时,首先不能先入为主,将情绪带到自己的工作中。要心平气和的与大孩交谈。其次,交谈不宜直截了当,要从无关事情入手,帮助大孩缓解情绪,为后续谈话的深入打好基础。再次,最重要的一点,在与大孩交谈中要做到“共情”,也就是深入大孩的内心世界,站在大孩的角度思考问题,切忌不要喋喋不休的讲述大道理,如此这样,才能真正走进大孩的内心最后,和大孩交流结束后,必须抓住交谈的时效性,马上和家长交流,指出问题,并提出实用的建议,督促让家长和大孩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推动问题的解决。当然,大孩现象是现今班主任工作中一个切实存在并将持续存在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讨、研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