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东青实验学校初中英语教研组开展了针对“提高初中英语课堂师生对话有效性”的课题研究课。刘晓东老师,范佳怡老师分别在九(2)班和六(4)班进行了研究课教学课堂展示,两位老师以自己的风格为提高师生对话有效性做了诠释。
刘晓东老师以《Task-basd Reading(任务型阅读)》开展了本次示范课。本节课课题契合初三毕业班学生实际,以任务型阅读答案的变化方式为切入点,巧分类,多练习。在每个常见的转化展示过后,刘老师运用中考真题进行强化训练。并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查找定位信息,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相关转化的思考。在学生的回答出现偏差的情况下,刘老师进行了相关知识的铺垫,并鼓励学生再次尝试。在刘老师的课堂上,听练结合,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操练,每一位学生在刘老师充实的课堂中都收获了满满的“干货”。
范佳怡老师执教了六下 Unit8 Ou Dreams。上课伊始,范老师先用歌曲导入抓住学生的吸引力并调动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整堂课中,范老师设计了阶梯式的任务,全方面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在小组活动中,范老师深入学生之中,倾听他们的对话,及时给予指导和补充。围绕“Dream”这个话题,研读课本内容的同时也让每一位学生萌发了梦想的概念,充分体现了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开设的两个课堂皆为毕业班,学生的年龄和经验都有差距。刘老师和范老师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了充分的教学设计。在各自的课堂上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有效的对话,引导学生使其达到最近发展区,并能够积极地给予学生指导和评价,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对话的基础建立在学生实际上,将会不断促进师生对话的有效开展。
(撰稿:刘宁洁 摄影:刘宁洁 审核:王煜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