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号至8号, 为期一周的六年级语文跟踪调研结束了。刘树楠和姚娟两位年轻教师作为跟踪对象,他们全情投入,为我们展示了真实而成长中的生命课堂。初中部的全体语文老师走进他们的课堂,听课、建议、倾听他们成长的拔节声。
两位老师都是年轻教师,他们在课前集体备课,向老教师请教,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 “青蓝工程”的师傅的建议,完善自己的教学流程,而后走进课堂。他们的课堂没有公开课的的“反复雕琢”的“无可挑剔”, 但很真实朴实。刘老师的课堂师生对话平等、学生敢于发言,思维活跃,师生关系很融洽。姚老师的课堂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或聆听,或记笔记,或补充,很有素养。虽然他们的课可雕琢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他们的成长是迅速的,是有目共睹的。
课后,听课老师与他们及时面对面地交流,期待他们在下节课能做到微调,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题异构”是我们语文组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途径,它促使我们在教学设计上不断地创设更佳的情境,不管是“教学导入”、“时代背景的引入”“课外拓展”等都能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作功夫,融知识构建、能力提升、趣味引入等为一体,将课堂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教学,让生命在有趣中追寻意义。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新鲜血液;青年教师的成长,是生命课堂的最有活力的元素。我们学校在探索生命课堂的脚步从未停止,特别是在青年教师的成长方面,借助“青蓝工程”,依托教研组的平台,走进生命课堂,探索生命要素,或温度,或深度,或广度……
学校课程指导中心结合每个年级的有关学科,都会进行跟踪调研。调研前,制定调研计划;调研时,分工合作,具体落实行动,有针对性地把脉、问诊、下药;调研后,汇总调研情况,撰写调研报告,反思中重建……
生命课堂,我们的探索从未止步。
(图文: 陈丽君 审稿: 姚军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