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王舒萌 课题课例
发布时间:2018-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舒萌

《荷花》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荷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先写看荷花,再写想荷花,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风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适合美读教学,在学生有感情地诵读中,欣赏荷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的美妙神奇。

教学思路: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向学生传授学法,教学生学会学习。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创设小作家向大作家学写作的情境,以字词句篇为序逐渐深入,注重学生词语的积累,注重精彩语句的美读,注重写作方法的提点,注重诗词的拓展升华。

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试背第二、三自然段。

2.通过创设情境,抓词语“挨挨挤挤”“冒”,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3.通过美读、多元解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等重点语句,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在品读语言文字中感受荷花的美丽,激发学生对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美读、多元解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等重点语句,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想象“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的景象。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三年级的同学虽说写了不到一年的作文,可是个个都是小作家,而且,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是呀,大自然一年四季都给我们描绘出迷人的画卷:春有碧柳,夏有白荷,秋有红枫,冬有腊梅……多么需要我们用眼睛、用心灵发现她的美呀!——今天,就让老师带着你们这些小作家去欣赏大作家叶圣陶爷爷笔下的荷花吧!

2.请大家一起读——荷花。老师仿佛闻到了荷花的淡淡清香,仿佛看到了荷花的朵朵美姿,所以,老师会这样读(深情、充满赞美——荷花),请同学们也带着自己的想象来读——荷花。(真美的荷花!)

3.《荷花》这一课有许多优美的词语,大家都记在心里没有?出示词语:

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花骨朵儿  饱胀   破裂

翩翩起舞  舞蹈   好梦

指名依次读,相机评价:挤得好有趣!真绿啊!多可爱的花骨朵,读得多好听!读得老师也要跳起舞来!多美的梦呀!

大家一起有滋有味地读——。看来同学们都特别喜欢这些词语,所以读得特别好!

二、精读课文。

过渡: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作者看到的荷花是啥样呢?我们一起跟作者赶紧到荷花池边看看吧!

(一)赏读二三自然段

1出示幻灯荷花图片,学生欣赏。你看到了一池怎样的荷花?预设(美丽、洁白、各种姿态)。

2同学们是这样看荷花的,作者又是怎样地看荷花呢?(认真地看)轻声读读课文的二、三自然段,划一划你体会深刻的句子,圈一圈你认为生动的词语,精彩的语句请你再多读几遍。

(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而且不动笔墨不读书,很会读书。)

交流,预设:

a.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作者观察很仔细,写出了花的各种样子。

引导学生看图片,作者用三个“有的”写出了荷花的三种姿态(相机板书:有的   有的   有的)你最喜欢哪一种姿态,多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每说一种,你能美美地读一读吗?指名读)

,这朵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初放的荷花

看,这朵荷花——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怒放的荷花

再看,这朵荷花——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含苞待放的荷花

范读(老师也很喜欢这样的荷花,也忍不住想要读一读)。

分组读(喜欢每一种姿态的同学举手分成三组,相机评价)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羞答答的荷花静悄悄地开了!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光彩照人的荷花大大方方地开了!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积蓄着力量的荷花迫切地要开了!

引: 预设:躲着荷叶背后    害羞的小姑娘

      舒展双臂        在沐浴着阳光

      含笑贮立        在欢迎着朋友

过渡:还有哪个句子让你体会深刻?接着说:

b.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荷叶比作大圆盘,写出荷叶的美。板书:像)好花还需绿叶衬,荷花美,荷叶也美。荷叶美在哪呢?能不能用句中的词语说一说。

(交流:“挨挨挤挤”理解:一个挨着一个,一个挤着一个。写出荷叶很多,很茂盛;你还从哪里看出荷叶很多,一个个。“碧绿”写荷叶的颜色美,“大圆盘”写荷叶的样子美,又大又圆。)

范读,指导朗读。(荷叶这么的美,谁想来读好这个句子,让我们跟着这位同学,一起来读。)

作者抓住荷叶的数量、颜色、形状的特点再用上一个比喻的手法,就把荷叶写美了写生动了。

接着说——

C.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有一个字用得妙?“冒”我们这些小作家也来试一试,如果不用这个“冒”,你会用哪一个词?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钻出来,伸出来……

同学们真是小作家呀,一下子就用上了那么多不同的词,老师情不自禁要为你们点赞!大作家毕竟是大作家,叶圣陶爷爷用上这个“冒”肯定有他的道理。和你想到的词比一比,这个“冒”到底好在哪呢?

“冒”字比较形象地写出了荷花长出来的样子,什么样?很急地、不知不觉地、轻巧地、轻盈地、不停地、使劲地、笔直的、高高的)

知道了吧,大作家为什么是大作家,一个字就能表达如此丰富的意思呀!也许,他也想过我们同学刚刚用过的那些词,可他最后还是觉得用“冒”最好,这就是“斟酌”,这就是“修改”,修改成最好的一个词。).指导读:一齐读,要急切地冒,再读——要使劲地冒,再读——要轻盈地冒,再读——

d.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有同学体会深刻吗?谁来说一说。

对比出示:把活字删掉,好不好?

不能去掉,“活”字使荷花具有动态美。

读到这里,老师不禁有一个疑问,这个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呢?是大自然。

是的,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创造了这番美景,让我们再一次来到荷花池边,欣赏这美丽的,千姿百态的荷花吧。齐读23小节。

(二)赏读四、五自然段。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情不自禁地想要给大家朗诵一首小诗。

1、出示,朗诵。这一首清新的小诗,像洁白的荷花一样,芳香四溢,令人回味无穷。其实啊,它就是我们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这时你觉得作者还怎样地看荷花的呢?(陶醉地看、入迷地看)

2、让我们也来美美地读一读,沉醉在文字的意境里吧! 谁来做我们第一朵荷花?(指名读)

3这朵荷花,请问你在做什么呀?(学生自由说——可以联系上文说荷花的姿态、香味)(也可以联系本段说翩翩起舞的感觉,迎着微风静站着的感觉,与小动物嬉戏的快乐)

4我们分明就是一朵荷花 ,在阳光下陶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妙!静静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交流)

5让我们都来做一回小诗人,把这首小诗接下去吧!想象一下,还有哪个好朋友来和“我”说一些悄悄话呢?你也来和作家爷爷比试比试,在书上省略号的后面写一句话。(板书:           ,告诉我          。)谁来告诉我什么呢?

出示说话练习。

小青蛙蹦过来,告诉我昨晚捉害虫的乐趣。

 

小蜜蜂飞过来,告诉我清晨的花蜜可真甜呀!

 

小鸟飞过来,告诉我这儿的景色真是太迷人了。

 

小蝴蝶、小虾、小螃蟹、小蟋蟀……

6、引读第四自然段:多漂亮的荷花,多可爱的好朋友,多美好的大自然!读着读着,我们忽然觉得自己仿佛真的就是一朵荷花了!请同学们读出这种发自内心的美好感觉——

7、老师引读第五自然段。作者被淡淡的清香所吸引,来到荷花池边,看到如此美丽的荷花,深深地陶醉于其中。你感受到作者对荷花怎样的感情?(喜爱)

、拓展延伸

1、过渡:是的,荷花值得作者去爱,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爱!让我们先听听这样一个美丽的荷之传说。

出示图片朗读:     

  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看见人间双双对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丽的风光使玉姬流连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也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将玉姬打入湖中,并让她“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玉肌水灵的鲜花。

2、引读:荷花被称“花中君子”,多少文人为她吟诵诗篇:

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赞美她,一齐读: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又在《小池》中情不自禁地写道——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代文学家周敦颐《爱莲说》留下千古名句——跟老师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唐代诗人王昌龄也有《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四、总结全文

叶圣陶爷爷用他善于捕捉美的眼睛,善于欣赏美的心灵,还有细腻的文字,生动的想象,为我们带来一池美不胜收的荷花,让那淡淡的荷花香飘进了我们的心里,更让那纯净婀娜的荷花住进在了我们心中。让我们一起捧起书,美美的回味这荷花的美,文字的妙!(配乐, 读课文)

请大家等到荷花盛开的时候,一定去观赏,也来写一写你看到的荷花,展现我们小作家的风采!

时间多就写写。

 

附:板书设计

 

12  荷花

 

挨挨挤挤    

 

有的   有的   有的

 

              ,告诉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