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舒萌 微型课题申报表
发布时间:2018-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王舒萌
东青实验学校微型课题 课 题 名 称 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开展浸润式语用教学的研究 教 研 组 小学语文 课题申请人 王舒萌 申请人所在学科 语文 填 表 日 期 2017.11.20 东青实验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制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 | 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开展浸润式语用教学的研究 | 选题分类 |
|
| 负责人姓名名 | 王舒萌 | 性别 | 女 | 出生年月 | 111199199111119821982 |
| 任教学科 | 小学语文 | 职称 | 中小学二级 |
| E-mail |
| 联系电话 | 13775608613 |
| 参加研究人员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任教学科 | 在课题中承担的工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课题研究方案(根据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研究) 1.研究背景(简述如何发现这个问题的及其意义所在) |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对于课文的分析与理解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繁琐的问题套着学生一步步走向绑定的答案。好像不说出来你想的那个答案还不过瘾,为学课文而学课文。反过头来看一看,我们这么长的时间教会了学生什么? 典型的“高耗低效”现状。学生提取关键信息能力欠缺,语言匮乏,表达混乱,无主题,口语交流浅尝辄止,语言内容单调,缺少鲜活性,生动性;作文结构单一,难见章法,内容枯燥。种种情况都在告诉我们,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问题。问题在于语文教学的目标定位不对,没落脚在“语用”教学上,我们应该跳出文本来教文本。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这就告诉我们,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要着力于实践。所以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必须定位在“语用”上。要有“语用”训练的意识,要重积累、重运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那么如何跳出文本来教文本,利用文本训练“语用”技能,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凸显“语用”价值,促进文本增值,就是本次课题要研究的目的。旨在改变课堂“高耗低效”现状,追求“一课一得”,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落实到位,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表征之一。 | 2.研究目标:(即通过研究期望获得的结果) | 1.提炼“小学语文浸润式语用教学研究”的具体策略,构建富有本校鲜明特色的语用教学实践模式。 2.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开发学生的言语创造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3.促进学校教师文本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 3.研究内容(准备怎样认识和去解决,即课题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分解为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等,根据研究目标确定。) | (一)文献理论研究——掌握“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浸润式语用教学”的基本原理、规律等前人研究成果。 1.研究“语用学”理论:“语用学”已成专门研究语言运用的独立学科。其理论体系完整。学习、掌握其理论,并借鉴、迁移、整合于语文教学。 2.研究“语用”教学文献:“语用”教学文献资料亦较为丰富,深入研究包括《语文课程标准》在内的相关文献,学习、掌握“语用”教学基本内涵、原理、规律等已有成果,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二)“语用型”课堂构建研究——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开展浸润式语用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 1.小学 “语用型”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研究 2.不同文体的小学阅读教学“语用型”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 3.“语用型”课堂基本特征研究 | 4.研究方法(要完成研究目标,展开对研究内容的研究,你采用的方法,“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是你采用研究方法的重要依据) |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有关阅读教育的论文、著作、报道等,了解跟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开阔研究思路。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现状并分析原因。 3.行动研究法:强调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 4.个案研究法: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师生典型个案追踪与分析,观察记录在师生的发展和成长情况。 5.经验总结法:及时对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有利于本课题的顺利开展。 | 5、研究步骤:(即把研究分为几个阶段,找到研究重点,表述起止时间等) |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12月-2018年3月) 1.结合学校实际与学科教学,明确研究方向,论证、制定研究方案,积极进行课题申报。 2.完成课题申报方案,形成课题研究计划,明确题研究方向。 3.订购相应的教育理论书籍,利用寒假着手进行系统阅读,并撰写读书心得,为研究开展做足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4月-2018年9月) 1.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行动研究,扎实理论集中学习、集体研讨和分学段磨课。 2.进行各阶段小结,并根据情况随时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召开中期汇报会。 3.完成各阶段预期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2月) 1.提炼“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开展小学语文语用教学研究”的具体策略。 2.总结富有本校语文语用教学鲜明特色的课堂实践模式。 3.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的相关展示活动及后续研究。 | 6、预期效果(预估一下解决的前景,即能够解决到什么程度) | 预期研究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1 | 阅读语用类专著撰写心得 | 2017.12——2018.03 | 读书心得 | 王舒萌 | 2 | 深入课堂,研究浸润式语用教学策略,撰写案例 | 2018.04——2018.09 | 案例报告、论文 | 王舒萌 | 3 | 总结 | 2018.10——2018.12 | 总结,结题报告 | 王舒萌 | 4 |
|
|
|
|
|
|
|
|
|
|
三、评审意见 1.课题申请人所在学科意见(申请书所填写的内容是否属实;教研组能否提供完成本课题所需的时间和条件;本教研组是否同意承担本课题的管理任务和信誉保证。) | 教研组组长(签字): 年 月 日 | 2.学校教师发展中心评审意见 |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
|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