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实验学校微型课题结题鉴定书
课题名称 | 如何培养小学生歌唱情感的研究 | 相关学科 | 音乐 | ||||
主持人 | 徐丽丹 | 其他成员 | 江慧珍 | ||||
申报时间 | 2011.10 | 结题时间 | 2012.9 | ||||
研究报告 | 一、 研究的背景与目标 (一)研究背景 借助 (二)、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出科学高效、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培养小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在实践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情感意识,更好地演唱和表现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3、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教师能在实践和反思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 二、研究过程与措施 本课题将进行为期一年的实验研究。 (一)准备阶段(2011.10-2011.11) 1、制定课题方案。 2、学习研究方案,学习有关材料、明确研究思路。 3、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反思自己的经验和困惑。 4、调查学生情况。 (二)实施阶段(2011.12-2012.6) 1、加紧文献的理论学习,按实施计划进行课题研究。 2、讨论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 (三)总结阶段(2012.9) 1、反馈学生的信息,并做好个人总结和反思。 2、对照方案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以及教育教学随笔。 二、 研究途径和策略 第一,课前预习----酝酿感情 第二,导入歌曲----以情激趣 1、通过“情境”激趣 2、通过“教师的情”激趣 第三,学唱歌曲----情感唤起 1、节奏的掌握2、段落的情感处理3、歌曲的聆听感受。 第四,巩固歌曲----情感深入 1、引领体态律动:用肢体语言表现美 2、引发情感歌唱 :用美妙的歌声表现美 3、处理歌曲结构: 用乐理知识传授美 ①处理歌曲高潮②处理歌曲结尾 第五,表现歌曲----声情并茂 1、朗诵(配乐)、(器乐、动作)表演的运用 2、创编歌谱、歌词和创编动作的运用 三、实践成效分析 (一)通过实践与研究,进一步加强了教师对歌唱情感的重视,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及课堂教学能力。 通过这一年的研究,教师首先通过多种不同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情感魅力。如教师用讲配乐故事的方式导入歌曲的学习;教师出示歌曲的歌词,让学生配乐朗诵歌词,体会歌词的情景;在情景中学。其次,通过分析作品挖掘内涵,唤起情感共鸣。最后,提升教学立意,升华情感体验。 (二)通过实践与研究,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通过实践研究,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激发,歌声也得到了美化,最关键的是学生在歌曲情感处理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会用不同的力度、音色来表现不同的歌曲。 四、今后研究计划 本课题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尚存不足,恳请专家和同仁们批评指正。 本课题是针对小学生歌唱情感来研究的,虽然在研究过程中找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应从音乐的本身它的旋律、节奏等方面来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而其他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且我们的这个课题,面比较广,学生年龄不同,所用的方法也应该不同,而且应具有系统性,从低年级开始铺垫,那样到高年级学生就会达到一定的审美及歌唱能力。 | ||||||
教科室鉴定意见 | | ||||||
本表一式两份,教科室和主持人各存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