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魏书生文选》有感
东青实验学校 姚建芬
对许多人而言读书是件快乐的事情,但要在读书之后写出读书心得似乎就有那么点痛苦了,尤其是我这种对待文字很尊重,认为敷衍的拼凑无异于对文字的亵渎之人;对待写东西总有些推辞,正如美女幸操说的那样:“总有根筋阻碍着你写作。”但转念一想,看书的时候不总是在羡慕遣词造句的精彩而反复多遍品味,不总是因眼馋排篇布局的巧妙而一读再读。
所以,要写,要逼自己写,只有多写才能提升对文字的敏感度,只有敏感度提升了才能更会鉴赏更美的文章,而只有读多了更美、更好的文章才丛中汲取有益、有用的养分,促进成长、提高水平。
一直就喜欢魏书生,他是一位有着“哲学家的头脑、改革家的气魄、未来学家的眼光”的教师,其作品被誉为“出神入化的教书育人艺术,民主科学的管理经验,新人耳目的思想观念,感人至深的道德文章”。更喜欢他的书,欣赏他管理班级的超能力;记得刚参加工作就读了他的《谈班主任工作》,眼界大开,有一种被洗脑的爽快。
假期又逛书店,一眼看到了他的《魏书生文选》,买下、细读、感动、反思。文章没有华丽的文字,作者寓道理于小故事中,从细微之处看恢宏,于平凡中见伟大,情真意切,令人心悦诚服。
他认为一个人不可能生活、工作在一个处处都如意的环境中,如果我们天天为环境忧心,不仅于工作无助,对自身健康也不利。如果用七分力量去埋怨、指责环境,可能一丝一毫也不见效果,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助长别人的愚昧和自己的野蛮,但只要省下七分力气中的一分用来改变自己,就能使自己发生变化。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这样简单又有用的处事理念让我倍受鼓舞,使我在教育的春夏秋冬中顺利地走过了一程又一程。
他是个奇怪的人,常人认为吃亏的事,魏书生却认为是占便宜;常人认为占便宜的,他却认为是吃亏。魏书生在教育改革方面是有突出贡献的,配有专车,可他出门开会或讲学,近处步行,稍远的就骑自行车。自行车伴随了他几十个春秋;别人都不理解;来回40里路,他认为骑自行车,出个小汗,白捡了锻炼身体的机会。在一般人看来,有车不坐那是掉身价,他却认为是占便宜。有的年轻人推卸掉了领导让他当班主任的机会,自以为是占了便宜,实质是把机会推出去了,推掉了锻炼自己的机会。对比对吧!因为工作量不足,就会有大量的剩余时间没法消磨,便只好用闲思,或用忧伤,或用牢骚话,或用百无聊赖的心绪,或用自责懊恼的感情,或用玩扑克、打麻将等方式消耗剩余的时间,一年又一年重复着自己低水平的工作。而抢事干的人呢?如同没有时间叹息的蜜蜂,忙于工作,忙于学习,忙于提高,忙于自我更新……可能他前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表现不会很出色,但随着实践机会的增加和学习的深入,他一定会具备驾轻就熟管理班级的能力,几年后便是一个能力强的班主任了。魏书生说:“人的能力、本事谁也抢不去;青年人多干事,抢事干,就能得到锻炼,提高能力,得到真本事。”
条件有限,也许无缘亲历他的课堂,但我可以读他的书,在书中和他对话,在书中向他取经,也只有读书才能弥补和他无缘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