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图书馆>>读书活动>>文章阅读
怎一个“真”字了得
发布时间:2012-03-1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汪海英
怎一个“真”字了得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有感
                                                                  东青实验学校           汪海英
在这个假期我读完了薛瑞萍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以前读过她的《我们班的阅读日志》,始终觉得薛老师是一位真实、善于思考、博览群书的人。“大量的、高品位的阅读;自由的、诚实地书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来的、越来越坚定的语文学习之道。”薛老师的这段话是对她一生工作的最好概括。
书分了三部分:“教育,对成长的迷恋”:讲了薛老师在班主任方面,在处理学生之间的小矛盾方面的睿智和思考;“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讲的是薛老师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和她的快意阅读以及她引导学生高品位的阅读;“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则是她的读书心得。作者仿佛就是年龄稍长于我的同事,在每一页里与我侃侃而谈。我为她的真诚和朴素而感动,为她对班级管理和语文教学的率性和驾驭之力而慨叹,更为她的博览群书和语言功底而深深折服。
在这本书的开篇《不说爱》中薛老师这样说到“现在我发现,我连尽职都谈不上,我之所以努力,是因为除了教书,别的什么也不会。这一行再干不好,就只有喝西北风了,而且,我是那么贪婪地想得到尊敬。所以,我的敬业,骨子里透着自私呢。”这可看作一句大实话,也可看作自嘲,其中满含着真诚和自信。
薛老师的真诚在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她不掩饰对借读生曾怀有偏见,但当借读生赵亮转学后,她又进行自责式的反思:“我对他笑得太少……从今以后,无论是谁,只要进到我的教室,喊我一声‘老师’,就是我的孩子。”她的教师观有点不符合传统,她说:“我痛下决心,决不把工作带回家。……身为教师,最反感的就是‘春蚕’、‘红烛’之类的比喻,不是因为它的滥俗,而是因为在它的背后,隐含着对教师的深刻愚弄。”她的话不卑不亢,不忸怩作态,可谓字字珠玑!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如果一个老师缺少了“真”,又怎能教出“真人”呢?所以在她的课堂里,才有学生与她毫无顾忌地争辩。这种民主的学习氛围不是刻意为之的,而是早已成了师生之间学习和生活的方式。
作为班主任的薛老师除了智慧,还有狡黠与可爱。当调皮的张源带电子宠物被同学揭发时,张源也揭发大多数人同样带有电子宠物。一场轰轰烈烈的“清剿”风暴似乎正在酝酿。此时,为了让众多双眼睛不再盯着张源,薛老师巧妙地给他指出了两条路。“无论如何,学生不能成为管理的工具。保护他,教给他做人处世之道,这才是我们班主任的职责……”我相信,薛老师已不仅是把班主任作为一种工作,她对学生的大爱隐含在她的一切教育活动中,只是她“不说爱”而已。对于学生的告状,薛老师认为“烦”,可又不能少,因为可借此了解班级的状况。为此,她引导小胖墩儿不告状,又引导学生学会告状。拥有玩魔方一样管理智慧的老师,怎能不受学生的爱戴呢?作为她的同行,我是深深仰慕。
“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薛老师有自己的思想,不唯教材教参,“绝不上违背理性的课,哪怕是为了获奖”。她反感有的名师用同一种教案到处上同样的课。于是,她在3个地方上一篇课文,竟拿出3种不同的教案。她带领学生“大量地、高品位地读,自由地、诚实地抒写,勇敢地、大胆地思考”;她坚信并执行自己的语文学习之道;她的课堂掌声不断,笑语连连,如园丁挥动锄头,“要怎么掘,便怎么掘”。薛老师说:“我爱读,带学生读;我爱写,带学生写;我爱思考,带学生思考。老师在台上口若悬河,灿若莲花,学生下面对答如流,滔滔不绝。这就是语文。”简单朴实的一段话,道出了薛老师教语文的“秘诀”。可要真正做到这些,又谈何容易?
“如果给我丰厚的收入和足够高的职位,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他们是爱我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孩子们,老师热爱生活。老师当你们是生活送我的——情人的礼物。”这原来就是书题的真正由来,一位一线语文教师的真实感叹。有谁能怀疑这种满怀喜悦的赤诚呢?没有更多的物质欲望,不用攀比浮华,和学生在一起,这就是幸福。薛瑞萍很开心,她享受着这种生活。她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看顾着这群麦田上的精灵,看着他们逐渐灿烂,自由成长。
语文,一切语言文字,把大家:你,我,教师,学生,连接在一起,于是有了美妙的体验,有了幸福的感觉,有了一起生活的快乐。教育原本就可以如读书般快乐,阅读=成长快乐,适用于我,也同样适用于孩子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也应当创造性地赋予教育生活以幸福,并教会人如何去谋求度过幸福的一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