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图书馆>>读书活动>>文章阅读
让歌声伴随孩子每一天
发布时间:2012-03-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陶小芳
让歌声伴随孩子每一天
——读《新教育每月一事》有感 
                                                                                               东青实验学校       陶小芳
记得刚踏上工作岗位那时,我遇到过这么一位女孩,她叫姚明星,长得机灵可爱,天生一副好嗓子,又有很强的音乐感觉,深得音乐老师的喜爱,但学习成绩不是一般的糟糕,在班里倒数前三名非她莫属,这样的学生在当时应试教育盛行的年代,老师无奈,家长也爱莫能助。好在女孩的家长是地面上有头有脸的人物,经常请老师帮着辅导、补课,但无论家长如何费尽心机,老师如何全力以赴,收效甚微,学习成绩始终不见好转。对于这样一个案例,当时的我就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既然孩子身上洋溢着常人缺乏的艺术气息,何不让她将自己的一技之长自由发挥,施展她的艺术才华。让她成为一个懂得欣赏音乐、热爱音乐的人。如果能够让音乐艺术陪伴她一生,她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特丰富的人。原来早在二十几年前的一个想法不就是眼下新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思想吗?
《新教育》中提出,六月,让学生学唱一首歌。是啊,六月是属于儿童的。六月一日,就是国际儿童节和国际儿童电影节,六月三十日是世界青年联欢节,选择六月作为艺术教育月,选择学唱一首歌,作为艺术教育的抓手。希望通过每年一个月的艺术教育活动,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会一两样自己喜欢的乐器,会几首能够陪伴自己一生的歌曲那是何等高尚的教育啊 !
学校如果能通过“每周一歌”的活动,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在学校广播台反复播放需要学唱的歌曲,学生通过反复聆听自然学会歌唱了。与此同时,学校可以请音乐专业老师或者校园歌手,利用学校广播,在每周一安排30分钟时间,也可以通过视频向全校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而后三天采用播放广播的方式,让学生反复聆听,最后一天播放伴奏带,学生和着音乐来演唱。还可以认谱视唱,利用音乐课,采用课堂教学与视听结合的方式,教会学生运用上述媒介来学习视唱乐谱,拥有一个自主学唱新歌的本领,也为学生奠定了终身学唱歌曲的基础。再者是旧曲新谱。鼓励学生借助熟悉的旋律,填上喜欢的歌词,进行二度创作,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创编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唱歌的兴趣。在学习唱歌的时候,老师应该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方法与技巧,如指导他们正确地呼吸、换气,指导他们正确地发声,善于用自然声音来唱歌,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声音演唱不同性质的歌曲。纠正学生不良的歌唱习惯。
除此之外,学校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六月主题也是很有必要的。
1、成立多彩艺术社团。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表现水平的提高,需要通过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来实现。建立艺术社团(兴趣小组、俱乐部等),开设更多适合学生的艺术项目,如合唱、舞蹈、剧社、曲艺、书法、绘画、摄影、插花等。让每一个孩子至少参加一个艺术社团,拥有一项艺术特长,让艺术伴随孩子一生的生活。
2、开展六月校园歌会。新教育每月一事,可以在六月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其中“六月校园歌会”应该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校园歌会的主人,从创意到实施,都可以由学生主导。可以有校歌齐唱、童谣吟唱、儿歌联唱、诗词新唱、小组表演唱、男女二重唱、师生同台歌唱、亲子一起献艺,以及校园十佳歌手、校园歌王、优胜班级评选等。让孩子们的歌声、笑声和掌声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校园歌会还可以邀请社区的领导和代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让更多的孩子有展示歌唱才华的机会,让更多的孩子找到快乐成长的契机。
我觉得在学校里最快乐、最轻松的时间是中午。你看,学生们随着下课的铃声,踏着轻松的脚步,耳边是愉快的校园歌曲,还有什么时候能比现在更快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会演奏某一种乐器,那么你作为一个教育者就占有很多优势;如果你身上还有一点哪怕是很小的音乐天才的火花,那么你在教育上就是国王,就是主宰者,因为音乐能使师生的心灵亲近起来,能使学生心灵中最隐秘的角落都展现在教育者面前。”让我们通过音乐,通过歌唱,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架起学生的今天与明天的桥梁,让欢快的歌声在校园里徜徉,让美妙的歌声伴随孩子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