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图书馆>>读书活动>>文章阅读
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
发布时间:2012-03-1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沈春法
                               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
                                              ——读《来自学生的教育建议》后感
                                                                                                            东青实验学校         沈春法
“现在的校服千篇一律,能不能让我们自己设计校服?”“老师能不能和我们一起玩耍?”“老师生病了,还来给我们上课,我们挺感动;但是坚持上课的老师课就没那么精彩了”……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许我们老师压根就没想到,可确确实实发自学生的内心,我们关注到了吗?
假期里,读了一本《来自学生的教育建议》。书中筛选了北京市中小学生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建议九十多条,分为“给校长的建议”、“给家长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三类。每一条都来自学生的内心,每一条都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渴望。倾听着这些学生的声音,我不禁掩卷沉思……
  “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这句话,时常挂在我们老师嘴边,可我总感觉,也就是仅仅挂在嘴边而已。学生的内心真实需求,我们常常标榜自己很清楚,读了书中的这些建议,我们猛然发现,我们的标榜是那么的脆弱,那么苍白。
我是个语文老师,时常布置学生写作文,写日记,因而自我感觉平时对学生也算了解。读着学生的作文、日记,常常感觉这些学生的幼稚、可笑,常常概叹学生的内心世界真的很简单。可是今天,我不得不说,我错了,我们错了。
我们真的了解学生吗?我们真的知道他们的需求吗?我不太上QQ,今天特意上了,去看看加我的那些学生的空间。我摘录了几条QQ个性签名:“世界不公平……”、“生气就是拿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我们之间到底相隔多少距离????”……读着这些话语,我真有点不敢相信:这是我所“熟悉”的学生吗?
我们往往以教育者自居,教育似乎也是我们成人的事情,但我们却忽略了教育的主体永远是学生。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学生怎样看待教育,却是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核心问题。所以,当我们再来回味“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这句话时,就有了更多的思考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陶行知先生也多次告诫我们:“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教育先贤的教诲,不正在时刻提醒我们要“蹲下来和学生说话”,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吗?
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琴弦,要想真正拨动这根心弦,教师就要尊重学生,以平等的地位去倾听学生的心声。通过彼此间的交流,既能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同时也加深了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得老师能走进学生心灵中去。如何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我想还是那几个词:尊重、理解、关心。
“教乃心术,心通艺通。”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会让我们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我们的教育将走进一片崭新的天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