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差异教学论》有感
东青实验学校 张丽惠
所谓“差异教学”是指在班集体教学中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差异,满足学生个别学习的需要,以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的教学。差异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挑战自我,让每位教师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培养学生。面向全体并不意味着将学生间的差异扯平,使他们齐头并进,而是提供适合他们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式,促进每个人都得到充分发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样:“为了激起和发展学生的才能,最有效的办法是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差异和特点,依靠其独立性来组织教学活动。”
1、制定差异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掌握知识的水平,定出每一课时教与学双边活动所达到的目标。以往教学往往只强调共性,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强调“统一性”,由于学生的基础有差异,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不同,要求学生在同一时间学习同一内容,达到同一目标显然不切实际。教学目标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对各层次的学生的发展设立了不同的台阶,让学生各尽所能,学有选择,学有所得。教师在具体落实教学目标就应该制订好高、中、低各个层次学生应达到的目标。比如以前在教How old are you ? I’m ten years old时,部分学生学习I’m ten years old很吃力,于是就要求这部分学生回答I’m ten,经过调整所有的学生都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都体会到了参与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调整教学过程,灵活使用教材
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或调整,不会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优秀的教材允许教师在使用过程中结合实际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或调整。在教材确定以后,由于英语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本身难易程度的复杂性和学生个体差异的多样性,合理安排、选择、调整教学过程就显得非常必要。比如在5B Unit1 A new term B、C、D板块的教学中,并不按照以往先交B、C板块的方式,而是把What day is it today? It’s…的句型和星期的单词结合起来作为第一课时,把What lessons do you have in the…? We have…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I like…How about you? Ilike…的句型和科目的单词相结合作为第二课时,即避免课堂容量太大,而且很清楚地向学生呈现了单词、句型,学生学得轻松又清楚,效果很好。
3、采用多种策略,注重分层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教学策略应提倡多样性,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基础,以及学科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时间多少,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比如,在一个班级中,学生的气质、性格特征不同,有的学生属内倾型,在学习过程中害怕开口,害怕出错,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多鼓励、多表扬,设计一些轻松的游戏活动;有的学生属外倾型,他们积极参加活动的欲望较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多提供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比赛形式的活动;有的接受能力不太强、反应比较慢的学生,教师应多利用一些直观教具、肢体语言、恰当的比喻等来帮助这些学生;有些注意力不集中或容易分心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需不断改变学习活动,设计有趣、新颖的游戏,使他们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活动状态”。我们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但在教学中并非孤立地运用这些方法,而是应该有机地结合,自然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这样对各种性格特征的学生都能起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整体英语教学质量。
4、开展差异评价,激发学习欲望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我们在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过程中,应制定细致而具体的评价标准。例如在课堂上,学优生精彩的回答教师可用一句“good”加以表扬,但若是平时不怎么开口或学得不怎么样的孩子大胆举手发了言,哪怕说得不是特别好,教师仍然可用一句热情洋溢的“Very good”加以鼓励。我在教室墙上设计了一张“英语之星”评价表,可将学生具体情况真实填写上去,即使一些学生未能达到标准,但只要是尽了他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同样可以得到一颗五角星,以此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5、分层设计作业,反馈真实情况
作业能真实反映教学效果,更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作业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搞“一刀切”,要根据四会和三会的要求,遵循“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分层布置。一部分学生只要求掌握四会的单词和句型,而另外一部分学生则要求在此基础上能积极收集好的资料,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辅导低层的同学,教他们如何去处理学习中的问题。之后,还组织学生们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所以,教师应该有意地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类型,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促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是知识型逐步向素质型转化,特别是英语教学。而“差异化教学模式”则恰恰突出了两千五百前我们的大教育家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这一特点,是各种先进教学法之精髓。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差异资源,在教学中努力形成一种机制,促使全体学生自信自强、主动学习、克服困难、积极进取,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递进,最后达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