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图书馆>>读书活动>>文章阅读
亲子阅读:把“目标”降到“一”
发布时间:2010-06-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dqtxf
把“目标”降到“一”
——读《只追前一名》有感
五(5)班   潘悦
我闲着无聊便翻起了以前读过的书。突然,一篇文章引起了我的兴趣。它的题目是《只追前一名》。不是应该有远大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吗?怎么能只追前一名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
文中讲了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讲了一个小女孩,体育课跑步总是落在最后。妈妈告诉她,只要追上前一名就可以了。结果,她从倒数第一到了中游水平。女孩的妈妈把只追前一名,引申到她的学习上,最后,他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以全额奖金录取,她就是朱成。
第二个故事讲了英国著名作家,战地记者希华·莱德。“二战”结束,他成了一个作家。出于信任,广告商没签订合同,也没定写多少。但他心平气和地写了两千个作品。
第三个故事讲个世界著名撑杆跳运动员“一厘米王子”——布勒卡。他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记录,成功越过了6.15米。第35次刷新记录时,他不禁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15米,没准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这三个故事使我感受到:我们应该分时限、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全神贯注面对今天。
是啊,跑步的时候,只想着超过前一名;跳高的时候只想着提高一厘米。小小的进步往往积累出大的成功,好高骛远的目标并不能成就弱者。真正的跨越,是实现了一小步,再迈出一大步。
记住:只追前一名!
 
小目标成就大事业
——读《只追前一名》有感
五(5)班   潘悦的家长:王俭
《只追前一名》这篇文章说的是朱成成材的故事。朱成小的时候,身体纤弱,每次上体育课跑步总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她的妈妈安慰她说:“没关系的,你年纪最小,可以泡在最后。不过,下一次你的目标是:只追前一名。”朱成记住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变成倒数第二、倒数第三、倒数第四……一个学期下来,她的跑步成绩达到了中游水平,而且开始喜欢上体育课。妈妈始终以“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导教育朱成,使她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大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后来她获得了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又攻读博士学位。后又当选为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主席,是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引起巨大轰动。
这个故事让我领悟到:当你落后于别人或做事不随心愿时,就要给自己一个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没有目标,便是自甘堕落。目标太高,便是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看得见,摸得着,适度的期望才能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一个个小小的进步,才能成就大的成功。
我们平时教育孩子,总是要求学生去争当第一,不能满足自己的孩子只取得一点点进步。这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压力,不能轻装上阵。现在想来,真是不切实际。第一只有一个,不可能每个人都是第一。孩子们,只要尽力就好。只追前一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