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图书馆>>读书活动>>文章阅读
亲子阅读:读《三国演义》之诸葛亮有感
发布时间:2010-06-1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dqtxf
读《三国演义》之诸葛亮有感    
 六(4蒋俊棋
爸爸推荐我读《三国演义》,刚开始我还不喜欢看,慢慢地就被里面的人物吸引了。
我爸爸喜欢孙策,我也是。但我更佩服诸葛亮。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他是一个大忠臣。他牢记刘备的嘱托,明知道由于荆州南郡之失与关羽之死,消灭曹魏已不可能。然而他依然出兵六次,知道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还有我佩服他的地方:诸葛亮他会呼风唤雨(借东风)会制造自动的木牛流马,他还会把周瑜气死,把王朗骂死。当时出山时不过只是二十七岁,竟如此博学多才。他对刘备说过:“自从有人发起讨伐董卓以来,豪杰并起,各据一方,‘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其中,最厉害的是曹操。比起袁绍来,曹操的名气小,兵少;他却终于以弱胜强,打败了袁绍,这不是天意,或时机,人谋也有关系。曹操到了今天,兵有了一百万;地位呢,掌握了朝廷,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将军,你是不可以在这个时候和曹操较量长短的……”当时,他只在茅屋中,并没有出去,可将这天下之事说的这么清楚。可畏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啦。”
同时,诸葛亮也很有爱心,他对刘琦轻描淡写地说出了下面的几个字:“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因此刘琦才逃出了刘表后妻蔡氏的魔掌。
象这样忠、智,而有爱心的人。忠臣很多,勇将也不少,但忠智而兼有爱心的人,便没有几个人比得上诸葛亮了。
读了《三国演义》后,我深有感触。诸葛亮不是生下来就智慧过人的,所以我必须好好学习,多掌握些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读《三国演义》之孙策有感   
六(4)   蒋俊棋的父亲
中国的四大名著,我最喜欢《三国演义》,而《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我最喜欢孙策。
对于《三国演义》,我好象情有独钟。最早读《三国演义》,是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是好奇而读,对它只是一知半解。后来是工作之余又读了一遍,加深了印象。94年央视把《三国演义》拍成电视剧《三国》,我又一集不落地观看了一遍,孙策的形象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在去年的暑假和寒假里,我就要求儿子也尝试着读《三国演义》,看不懂的地方就问,他看了好象也喜欢孙策这个人。
孙策可以说是三国时期各方英雄中最配得上“英雄”称号的英雄。虽然曹操向刘备说过“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耶。”他的英雄标准与我的英雄标准很不同。依照我的标准,孙策比曹操、刘备两人更英雄。
那时孙策才十八岁,其父孙坚被黄祖的兵射死,他把父亲的棺柩运回江南,葬在现在的江苏丹阳,那时的曲阿,还要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弟,一个十八岁的青年,在道德上竟然如此优秀,值得钦佩。
孙策二十岁时,用在洛阳宫殿废墟中捡到的秦汉时期的传国玉玺与袁术换了一千多士兵,开始了自己问鼎三国雄心之路。
他广交朋友,如:周瑜、鲁肃、程普、黄盖等。周瑜这人文武双全,不是一位轻易和别人攀交的人。然而他对孙策的感情超过了“亲如兄弟”;与鲁肃也超过了普通长官与部属的交谊。程普、黄盖那样的老将,不是喜欢低头侍侯一个十八九岁的长官的人,而孙策却颇有办法叫这些老前辈心甘情愿、服服帖贴,从此开始了自己艰难困苦的创业之路。
孙策初到江南,和蔼可亲,部队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欢迎。减税、免赋、招兵养马,不到一年就壮大到两万多兵,一万多匹马,成了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一大角色,从此“威震江东”。
到建安四年,他掌握了现江苏南部、浙江与江西,在与黄祖一战中,“火放上风,兵激烟下。弓弩并发,流矢雨集。日加辰时,祖乃溃烂。斩‘虎狼’韩唏以下二万余级,其赴水溺者一万余口,船六千余艘,财物山积”。报了杀父之仇,为其弟孙权三国鼎立打下了坚不可破的基础。
所以人活一世,当以孙策那样,对国要忠,对父母要孝,对人民要有爱心。做一个顶天立地、
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创就一番事业,做一英雄。所以希望儿子现在能好好学习,多看有用的课外书,掌握各种知识,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