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在这里
——读《最好的教育在哪里》有感
东青实验学校 潘霖
摘记:对于班主任工作,没有想很多,就是天生地爱孩子;没有想很多,就是一路摸索与实践;没有想很多,就是觉得在一起是缘分,珍惜;没有想很多,就是知道他们都会长大成人,我只是陪伴他们走短短的一程。
假期中,我拜读了于洁老师的《最好的教育在哪里》,它非常的吸引我,一个个教学故事引人入胜,让我感叹她们的班级管理,处理“问题”生的方法等等,下面我想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虽然于洁老师教的是初中,但对于小学班主任的我来说,还是受益匪浅。读着读着,让我不觉思考教师的角色究竟应该如何定位?尤其是在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或者是小错连连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不自觉地扮演说教者地角色。口干舌燥之时,我们也在反思自己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强悍的说教中,学生缩进了厚厚的壳里不再与你坦诚相对。唯有把自己放到与学生平等的姿态,才有可能眼神面对、心灵交流。陶行知说:“能变成小孩子的老师,才有资格去教育孩子们。”想想的确如此,最好的教育就在于此!
于洁老师告诉我们:最好的教育是朴实无华的,它就在我们教师的生活里,它就在我们教师的教育信仰里,它就在我们教师的爱心里,它就在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里,它就在我们学生的成长里。
众所周知,没有学生会喜欢听自己讨厌的人上课,每个学生都是一个有个性的个体,而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不是一般的交往,而是存在着教育教学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老师,有必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发自内心的关心,最好的教育也就是来自于教师的责任,来自于教师们对教育持久而专注的思考。
当老师们愿意放弃对学生的控制,转而以一种合作的方式与学生们共同努力时,正面管教才会有效。那些知道如何问更多问题并更少说教的老师。会对学生们的想法和观点产生真正的好奇心。当学生们受到鼓励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机会选择而不是被命令,并和其他人一起解决问题时,教室里的气氛就会改善,变成合作、协同和相互尊重的氛围。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爱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因此,不能在某些事情上苛刻地去追求,而是要通过师生的正确交往,倾心交谈,逐渐让学生体会到情感,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把握时机,才能使教师的情感教育锦上添花。让我们在班主任这片平凡而美丽的土地上,到处都种出最灿烂的花朵,收获最香甜的果实,最好的教育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