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图书馆>>读书活动>>文章阅读
爱——教育路上的法宝
发布时间:2017-11-14   点击:   来源:   录入者:王舒萌

爱——教育路上的法宝

                      ——读《最好的教育在哪里》有感

       东青实验学校  王舒萌

     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

                                             ——题记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怀备至的、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的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后进生,也许我们有时候会大发雷霆,也许有时候会无奈叹息,也许有时候会束手无策......但是读了《最好的教育在哪里》感受颇多,也受到了很多启发。这也让我想起来之前在教学中的一件事情。

“老师,刘某某语文作业没写。”

“老师,刘某某语文书没背。”

“老师,刘某某说他数学作业丢家里了。”

 ……

 随着语文拼音学完,课文也越来越难,开始慢慢学写汉字,一年级的小朋友好像有个别开始应付不过来。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我采用观察的方式来了解每一位学生。看来,刘某某小朋友身上有一些坏毛病急需改正啊!我准备要和他好好谈谈了。周一,早读课刚开始,小朋友就来报告了:“老师,刘某某爸爸帮刘某某请假,说下午才来上学。”“什么,下午来上学,讲原因了吗?”我很不解。“好像是作业没做完。”一个熟悉刘某某的学生告诉我情况。真是稀奇!真是吃惊!真是不敢相信!父母帮孩子请假,在家补作业!

    带着疑惑,我拨通了刘某某爸爸的电话。和刘爸爸沟通之后,我大致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因为在这边只有他爸爸一个人带孩子,妈妈在老家,平时刘某的爸爸也很忙没时间检查作业指导他的学习,但是对待孩子却特别严厉。刘某某很怕他爸爸。他知道如果到了学校老师发现他作业没做就会告诉他爸爸,所以早晨他不敢来上学。他爸早晨也发现了他作业没做,一气之下把他关在家里让他做完了作业再上学,不然就别上学了。于是才有了上午请假的事情。也因为他缺少父母的关爱,所以刘某某在学习上也缺乏自觉性,而且又是会被他爸打,所以又很胆小。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认为疾言厉色的教育方式是行不通的,多多鼓励、树立自信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周一下午,我把刘某某叫到我面前,我还没说话,刘某某的头就低了下来。“刘某某,抬头挺胸,怎么刚上学就垂头丧气的!”我边拍他的肩膀边说。“老师……”听了我的话,刘某某抬起了头,欲言又止。愿意沟通,好的开始,我乘胜追击。“没关系,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怕!”我用最真诚的口吻鼓励他表达心中的想法。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小声地说:“老师,对不起,我不该不写作业。”

“老师叫你过来可不是要批评你哦,首先你不做作业就不来上学,知道要把作业做好了才能上学,你知道小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作业,并且坚持把它完成了,了不起。”我对他竖起了大拇指,“其次,你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就凭这两点,你就是最棒的小男子汉。”他听了我的表扬有点不敢相信的看着我,我肯定地对他点点头,他开心的跑走了。

有了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内,刘某某一次都没有请假在家

写作业,只是偶尔几次背书任务没有完成好,背得结结巴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告诉自己,慢慢来,不能急。

在课上,我总是找机会让刘回答问题,并不断鼓励他,夸奖他。“好”、“很好”、“真棒”这样的词语我从不吝啬地用在他身上。渐渐地,他也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虽然有些简单的,在我看来,已经感到很欣慰了。我想在鼓励和爱中他在慢慢地成长,慢慢地进步。

刘的故事,让我更加坚信:无论每个孩子现在如何,即使是后进生,他们都需要细心呵护,用仁爱和希望让学生焕发生命活力,让幸福溢满心房!《最好的教育》这本书的作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对教育的诠释,教育是永无止境,而我在教育的路上也会走得越来越远!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