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图书馆>>读书活动>>文章阅读
读《教育的力量》 获前行的动力
发布时间:2017-04-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薛静娅

          读《教育的力量》  获前行的动力

                         

                                      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  薛静娅

    近段时间我利用闲暇之余,认真读了李镇西老师主编的《教育的力量》这本书,读这本书的最大感受像是与老朋友娓娓交谈,那么亲近、真切,风趣、幽默,正如所有人读这书后的感觉一样,“爱与智慧”是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李老师用一些普通的事实,巧妙地比喻,生动的言词,解答了我们教育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些难题。他们用心灵交换心灵,用感情赢得了感情!

    开篇《如何善待“后进生”》一文让我感触最深,他们紧紧围绕“后进生转化”这一教育中的难点问题,通过大量生动鲜活的实践案例分析、精彩纷呈的教育故事以及深入独到的理性思考和实践心得,为我们一线老师献上了一份可供借鉴的行为指导,同时也充分展示了“教育的力量”。

    对于我们这样一座乡村学校,超过三分之二的生源来自外来打工家庭,仅有的所谓的本地生也是相对家庭相对薄弱的。后进生这一问题始终是我们头疼的大问题:居住条件简陋、卫生习惯差、学习态度差、家庭教育基本为零,很多问题甚至是我们无法想象的,面对形形色色的差生,我们往往在教育中不是急得上火,就是手足无措,哀叹自己的无奈。在书中,李老师说“转换后进生的前提,是教师先转换自己。转化自己的什么呢,转变自己的心态!”读到这些文字时,我的触动又岂是一点点?

自己从记事开始,学习上从没遇到过坎坷,顺风顺水,一直是老师喜欢的优秀学生。这一切,直到函授本科学习英语,仅有中学水平而且已经脱离它近十年的我,坐在教室听课老师全英文的讲授,两眼一抹黑,啥也听不懂,欲哭无泪呀!内心的惶恐,忐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只有一个感觉,完了,完蛋了。事后,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学生,那些学习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当他们每天坐在课堂上,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无助,无望,直到后来破罐子破摔呢?我们能深深的理解,“差生”这个标签贴在一个学生身上产生的压力,虽然我教的多为低年级,天真的孩子反应可能还不是特别强烈,但要知道,现在的孩子是那么的敏感,多么的脆弱!任何一座学校,任何一个班级,总会有前数的第一名和倒数的第一名,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是个手指伸出来总是有长短的”。

我们要充分信任和尊重每一位学生,以真挚的爱心去接近每一位后进生,关注他们的成长,走近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变差的原因。《教育的力量》,让我学会换位思考,获得前行的动力。我深深知道,这需要长时间的过程,不但要因材施教正确原则和满腔的热情,更要有十足的耐心,不怕反复,不怕挫折,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