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和儿子一起做的50件事》
作者简介:
杨秉慧,中学教师,对当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状况和中国的教育问题深有体会,见解独到。著有青少年励志类图书《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和清华听讲座》、《后花园的秘密领地——听爸爸讲那些大自然的事》等,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喜爱。
编辑推荐:
父亲不能只做儿子的“自动提款机”,事业的成功弥补不了教育的失败,因为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拆装旧玩具、体能比赛、野外探险、年度总结……在生命的每个阶段,总有一些事,男孩必须与父亲并肩一起做。
内容简介:
美国教育家杜布森博士最信奉这样一句话:“让一个男孩和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一起,这个男孩永远不会走上邪路。”父亲这一独特的家庭角色,对培养儿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大多喜欢和儿子一起玩运动性、技术性、智能性较强的游戏,并以其固有的男性特征,如坚毅、深沉、果断、独立性、进取性、合作性等影响儿子。从父亲那里,儿子学到了更丰富、广阔的知识,并通过探索和操作花样繁多的活动、玩法,使儿子渐渐提高动手能力,拥有探索精神。
通过提出父亲要和儿子一起做的50件事,为父亲对儿子进行经理教育提供建议。每一件事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分别以责任感、探索精神、拓展视野、磨练心智、树立理想、增长智慧等相关内容为主题,通过一起做这50件事或与之类似的事,父亲可以培养儿子一些必备的以及独特的能力和素质。对比单纯的说教,《爸爸要和儿子一起做的50件事》提供了具体的指导,能够给在忙碌中强烈地想要教育好儿子的父亲以可行的建议。
目录介绍:
做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第1件事 保护妈妈——“男子汉”的责任感 /
第2件事 给祖父母买礼物——从小培养孩子的孝心 /
第3件事 一起刮胡子——体验男人的世界 /
第4件事 看“奥特曼”——培养正义感 /
第5件事 实现一个诺言——一诺千金重 /
第6件事 一起谈论自己犯过的错误——敢作敢当 /
第7件事 保护更小的男孩——善意和力量 /
向未知的世界进发
第8件事 野外探险——培养冒险精神 /
第9件事 做家庭实验——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
第10件事 拆装旧玩具或收音机——发扬探索精神 /
第11件事 找到地图上的某个地方——训练方向感 /
第12件事 带枪的战争游戏——角色的自我认知 /
第13件事 用另一种方法解题——发扬创新精神 /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第14件事 讨论报纸上的新闻——关注社会是必修课 /
第15件事 领略世界前沿——将目光放在更远处 /
第16件事 徒步旅行——眼界在旅行中开阔 /
第17件事 参加成年人的家庭聚会——要有社会角色感 /
第18件事 网上冲浪——信息的筛选与鉴别 /
把挫折当做磨刀石
第19件事 冬泳——增强意志力 /
第20件事 体能比赛——男孩要有力量 /
第21件事 乡间劳动——远离养尊处优的生活 /
第22件事 与对手握手——在较量中强大自己 /
第23件事 勇敢面对生活的磨难——坚强 /
第24件事 预测明天的各种可能——危机感让人成长 /
小小少年志气高
第25件事 讨论理想——男孩要志存高远 /
第26件事 年度总结——人生要有规划 /
第27件事 做一个力排众议的决定——独立的主见最重要 /
第28件事 分辨众人所做的错事——任何时候都不随波逐流 /
第29件事 讲自己小时候捣蛋的故事——过于听话的孩子往往没有大出息 /
第30件事 做一件“不可能”的事——人的潜力是无穷的 /
开动脑筋去思考
第31件事 破解一桩悬案——逻辑思维能力 /
第32件事 用巧劲儿解决问题——智慧永远比蛮干更有效 /
第33件事 做脑筋急转弯——灵活变通的精神 /
第34件事 研究模型的另一种玩法——发散思维的习惯 /
第35件事 与陌生人搭讪——判断善恶、主动交流 /
第36件事 活动中轮流当“头”——培养领导力 /
培养享用一生的好习惯
第37件事 坚持早起——珍惜生命中的清晨 /
第38件事 认真做有意义的小事——地虽大,在我脚下 /
第39件事 熬夜完成规划——勤奋是成功不容商量的大前提 /
第40件事 打工赚钱——一切从自食其力开始 /
每一件事都是修身的好机会
第41件事 去西餐厅吃饭——学习用餐礼仪 /
第42件事 原谅有错的邻居——宽容豁达 /
第43件事 带着善意的微笑帮助穷人——尊重他人 /
第44件事 与各种地位不同的人打交道——不卑不亢地处世 /
第45件事 公众场合谈笑风生——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更受关注 /
坚持以最好的方式做事
第46件事 延迟糖果发放时间——培养自制力 /
第47件事 洗车——提高生活品质很重要 /
第48件事 设置禁区——学会抵制诱惑 /
第49件事 在规定时间内做事——高效运用时间 /
第50件事 参加拔河比赛——我们与合作者共生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