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图书馆>>好书推荐>>文章阅读
改变教学的36部教育名著
发布时间:2012-02-21   点击:   来源:   录入者:潘丽新
《改变教学的36部教育名著》
作者简介:
刘徽,1978年生,浙江嘉兴人。在教师进修学校工作两年后萌发对教育理论研究的兴趣,2007年获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2009年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现工作于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主要从事课堂教学变革、课程理论与课程史研究。出版著作《教学机智论》,是《现代教学》杂志“品读精粹”专栏作者。在《教育研究》、《社会科学战线》、《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等核心杂志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学校管理》转载。获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青年课题“中小学课堂教学机智的生成策略研究”、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概念的寻绎:中国当代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1978—2008)”。
内容简介:
当前我们经历的这场改革使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理论的给养,许多教师都会有想读好书的愿望,但是浩瀚的书目、厚重的书本、深奥的文字总是让人望而却步。本书作者有着中小学一线教学经验,又深入过教育理论研究,懂得跨越那道理论界与实践界的鸿沟的意义和价值;因而每当她阅读一本本好书,为一些精彩思想、新理论的发现兴奋不已时,也多希望能与第一线的教师一起分享。于是便有了这一个尝试,尝试给教育理论“变脸”,理论不总只有一张孤芳自赏的傲气面孔,如果把艰涩的理论比作味苦的良药的话,这一撮吸引和感动就是一个药引,以品读的方式让教师们亲近一本本好书。本书作者在精读36部教育学名著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教育的一些现状,发出自己的理解与评论,可供教育理论界特别是一线教师们参考。
名家推荐: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就是变“独白”为“对话”,不仅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对话,理论界与实践界同样也需要“倾心地交谈”。刘徽博士以一种新颖的品读方式生动地展现了教育名作的精彩片段,让好书离教师们更近,从而引发教师与理论之间的对话,在理论与实践的碰撞中形成教学的智慧。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教学实践与理论之间还是有一个未曾跨越的缺口,务实者“扼要”理论者“缜密”。本书作者则以尽力亲近一线教师所需之“要”,撷取教育名著的片段“精粹”,与教师们一起品味与研读,这是行走在缺口上的可贵尝试。这种尝试乃至跨界的对话,如能真正各抒己见,并且持之以恒,那么,教师专业理念、品性乃至知能的升华,渴望渐入佳境。
  ——顾泠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埋头苦干的一线教师们今天更需要仰望星空,教育名著显然是星空中一个美丽星座。如果您没有细细欣赏的空闲,那就先品读刘徽博士推荐的36部教育名著的精彩华章吧!哪篇对了您的口味,就把那本原著找来,然后一本本读下去,相信有一天,您一定会因东坡先生所赞的“腹有诗书气自华”而自豪。
——刘定一,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普教系统跨学科名师培养基地主持人
我认为教师首先是自由知识分子,然后才是某个或某些学科领域的“专业人员”。教师成为自由知识分子的一个前提是广泛阅读对自己的理智具有挑战性的教育名著,并从中引出值得持久思考的教育问题。刘徽博士的新作《改变教学的36部教育名著》足以开启教师智慧阅读的门径。她既原汁原味地呈现名著本身,又浸润作者刘徽博士的慧心、激情、独特视角和创造性阐释。我已被这本书的魅力深深感染,并确信她也会感动广大读者。
——张华,国际课程研究促进会主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目录介绍:
1 一本献给成人的童话 /
《小王子》精粹品读
2 一本人生教育的教材 /
《爱弥儿》精粹品读
3 箴言锦囊 /
《教育漫话》精粹品读
4生活即是学习与成长 /
《民主主义与教育》精粹品读
5让学生们自由发展 /
《夏山学校》精粹品读
6巴学园的美好记忆 /
《窗边的小豆豆》精粹品读
7最美的教育旋律(一) /
《孩子们,你们好!》精粹品读
8最美的教育旋律(二)/
《孩子们,你们生活的怎样?》精粹品读
9最美的教育旋律(三)/
《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精粹品读
10重建课程文化/
《课程的逻辑》精粹品读
11迎接教育变革/
《教育的挑战》精粹品读
12应有一颗开房、进取之心/
《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精粹品读
13重释课程与教师/
《课程与教师》精粹品读
14教育革命要求根本性的结构性变化/
《静悄悄的革命》精粹品读
15恢复立体的“学习”概念/
《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精粹品读
16以“关心”为核心的教育/
《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精粹品读
17教育是一种智慧行动/
《教育机制——教育智慧的意蕴》精粹品读
18教育不在控制而在尊重秘密/
《儿童的秘密》精粹品读
19现象学研究:探索教育的新途径/
《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精粹品读
20用心灵支撑起教学的天平/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精粹品读
21经验叙事是教学研究的好方法/
《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经验叙事》精粹品读
22内心的对话需要平等、自由的平台/
《论对话》精粹品读
23重回我们的内心世界/
《自转》精粹品读
24智能魔方:旋出教育的多种可能性/
      《多元智能新视野》精粹品读
25精彩观念诞生于丰富的情境之中/
      《精彩观念的诞生——达克沃斯教学论文及》精粹品读
26学会倾听、学会描述/
《让学生强壮起来——关于儿童、学校和标准的不同观点》精粹品读
27探索闹与教学的联结/
      《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精粹品读
28让教育重振想象的翅膀/
      《教育想象——学校课程设计与评价》精粹品读
29多元开放取代单项独白/
      《后现代课程观》精粹品读
30教学是关系中的智慧发掘/
      《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精粹品读
31构造得宜的头脑/
      《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精粹品读
32在复杂环境中教育改革需要非线性的语言/
      《变革的力量》三部曲精粹品读(上)
33在复杂环境中教育改革需要非线性的语言/
      《变革的力量》三部曲精粹品读(下)
34教学应重视行动现场的双向构建/
      《反映的实践者——专业工作者如何在行动中思考》精粹品读
35理解潜能的全新维度/
      《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精粹品读
36寻找教学中的“链”/
      《社会科的使命与魅力——日本社会科教育文选》精粹品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