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简介:
鲍鹏山,1963年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支教青海17年,任教于青海教育学院、青海师范大学,现为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寂寞圣哲》、《论语新读》、《附庸风雅——第三只眼看<诗经>》、《天纵圣贤》、《彀中英雄》、《绝地生灵》、《历史的多维透视》、《先秦诸子十二讲》、《说孔子》、《中国文学史品读》、《风流去》、《中国人的心灵:三千年理智与情感》、《鲍鹏山新读诸子百家》等十余部著作。多篇论著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统编高中语文教材以及各地自编教材。
内容简介:
《百家讲坛》系列节目,2010年2月14日~3月2日由鲍鹏山主讲。让大家体味一种敬佩崇敬的心情,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充分感受被历朝历代尊奉为“万世师表” 的孔圣人如何穿越时空回到今天的老百姓中间来;这位成为历代国人崇拜偶像的孔孔子,三十而立,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论语》治天下,对人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他或驾车游学,或席地围坐,还像当年那样讲经论道。
《孔子是怎样炼成的》正是根据鲍鹏山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孔子是怎样炼成的》讲座整理而成。作者从《圣人的成长》、《孔子的大学》、《三十而立》等不同角度全面真实的为广大读者还原了一个鲜活的而不是艺术虚构的孔子。同时,书中指出,孔子出身贫寒,原本也是一个草根知识分子,靠自学成才最终成为“万世师表”、万众景仰的“孔圣人”,告诉大家“圣人是从凡人炼成的”。也让人们看到一个真实的孔子是如何从凡人修炼成圣人的过程,又是如何用自己一生的不懈努力激励一个伟大民族走向复兴。
目录介绍:
第一章:十五志于学
圣诞传奇
孔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中,是极受尊敬和推崇的。他是道统的象征,是中华民族道德和信仰的文化核心……
孤儿寡母
孔子三岁就没了父亲,而且,他的家世也是日渐衰落的态势。家世没落的轨迹——王室——诸侯——公卿——士……
好学少年
孔子在“六艺”上的成就,来自于母亲自小有意识的引导,更来自于他自己坚持不懈的学习……
第二章:三十而立
一场私学万世师
孔子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好学再加上国人的天赋,到他30岁地时候,他终于可以自豪地说“三十而立”了……
忍无可忍
孔子门下来了一对贵族兄弟,他们是仲孙何忌(孟懿子)和南宫敬叔。这还要从他们的父亲孟僖子说起……
苛政猛于虎
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35岁了。鲁国发生了让孔子非常愤怒又非常悲哀的大事。这一年,鲁昭公要祭祖……
第三章:四十而不惑
智者不惑
我们知道,齐景公奢靡胡闹,手下还有梁丘据、艾孔这样的谄谀之臣。那么孔子如何面对这样的君臣呢?……
极端就是恶
对坏人极端的痛恨,用极端的手段去对付坏人,结果会怎么样呢?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
孔颜乐处
孔子从37岁回到鲁国,一直到50岁,这中间有14年的时间,不惑之年的他就做了一件事情……
第四章:五十知天命
人就是天命
孔子在和弟子们切磋学问、畅谈人生中,不知不觉,迎来了他的天命之年……
天下无贼
鲁定公九年,孔子51岁,刚过天命之年的孔子,被鲁国政府任命为中都宰。中都是鲁国西北部的一个城邑……
攘外安内
在孔子出仕鲁国的那一年,也就是鲁定公九年,齐师攻占了晋国的夷仪(今河北邢台市西),这看起来是其他国家发生的事……
好德不如好色
孔子“行摄相事”之初,与季桓子关系尚好。史籍称孔子“行乎季孙,三月不违”,这就说明他们合作得还不错……
第五章:六十而耳顺
圣者不避世
孔子离开鲁国,第一站就到了卫国。可是在卫国呢,卫灵公的脸色让他很难看,南子的美色又让他很难堪……
大德容众
孔子在耳顺之年到来之时,还真的听到了一个顺耳的佳音:季桓子临终留下遗言,要接任的儿子季孙肥召孔子回国……
大爱大恨
子张问仁,孔子回答五个字:恭宽信敏惠。其实,还有五个字,与之很相似,那是子贡对孔子的个性的概括……
仁者的义务
孔子六十耳顺之年,在陈国。本来可以回国,但由于公之鱼从中作梗,孔子还得在陈国待下去,并且,一待就是三年……
第六章:从心所欲
最高人生
鲁哀公十一年,孔子68岁。在卫国,碰到了一件让他生气的事。那个后来被孔子称赞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
天下英才
孔子的一生,离不开他的弟子,孔子的光辉,沐浴着弟子,而弟子的风采,也衬托着孔子……
哲人千古
孔子晚年归国,无心从政,此时他主要做的就是三件事:第一,做国事顾问;第二,整理传统文化典籍……
跋:一个人,一本书,一个民族
附录:孔子七十七位弟子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