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图书馆>>好书推荐>>文章阅读
孩子,我拿什么拯救你
发布时间:2010-12-02   点击:   来源:   录入者:dqplx
《孩子,我拿什么拯救你》
作者简介:
陈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长期从事企业培训以及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曾举办沪上首个中学生脱网瘾训练班,效果显著。
张亚,讲师,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士注册系统心理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著有《催眠心经》、《催眠治疗实录》等书。在青少年网瘾治疗方面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内容提要:
还在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网络成瘾了吗?还很犹豫到底怎样才能帮助到你的“小网虫”吗?想更深入地了解“网络成瘾”这个标签背后的真相吗?想从心理咨询的专业角度看待“小网虫”的“大问题”吗?本书将为您打开一扇通往爱与理解的窗,帮助您学习更好地与孩子相处,与网络相处,以及,与您自己相处。这本给网瘾少年家长阅读的心理自助属力图以最简洁、通俗的文字和家长们交流怎样才能做一些真正对“网瘾少年”有帮助的事情。本书也适合有不同程度类似问题的孩子阅读,不少学生网络成瘾也是我们教师目前面临的又一严峻课题,本书中提到的很多方法对我们教师如何与这些孩子交流沟通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也许我们只需要改变一下爱的方式,就能不再以爱的名义互相伤害。
序言简介:
研究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三年多来,我们在脱网瘾训练班、讲座现场、咨询室里,在学生家中、社区办公室里、中学课堂上接触了不少的“网瘾少年”和他们的家长,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
l        “网瘾少年”中有一些孩子非常有思想、有活力,反应敏捷,超乎我们的想象。
l        “网瘾少年”的母亲常常比父亲更加积极地以各种方式阻止孩子上网。
l        约40%的父母武断地给自己的孩子扣上了“网络成瘾”的大帽子,让孩子觉得不被信任,甚至被伤害。
l        约80%的“网瘾少年”自己也很希望改变
l        少数重度“网瘾少年”的确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帮助。
l        父母态度的改变常常能引发“网瘾少年”行为的改变
 
……
 虽然我们也针对18岁以上的大学生做了一些脱网瘾的工作,但是,对于已经成年的大学生来说,控制网络使用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家长对他们的影响相对中学生要小。因此,本书更适合阅读的对象是12-18岁孩子的家长。假如您的孩子小于12岁,您也可以尝试阅读本书以了解相关知识,但值得注意的是,12岁以下的孩子更需要您更多的行为示范,12岁以上的孩子则更加看重您对他们是否尊重、理解
我们希望父母对孩子的这份爱可以顺畅地流入孩子的心里,滋润他们有迷惘、有困惑,却也有希望、有梦想、有激情的心灵,希望父母和孩子之间永远无法割断的爱的纽带能够散发出本来就有的温暖。
 
爱,也只有爱,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