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文章阅读
常州市数字化校园实验主题研修活动研修日记(一)
发布时间:2011-12-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sysadmin
常州市数字化校园实验主题研修活动研修日记(一)
顾晓东
2011年11月23—24日,12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常州市数字化校园实验主题研修活动。期间,聆听了市教育局丁伟明局长《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未来发展》的主题报告,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感知中国”(苏州)应用中心、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无锡市南湖中学、上海市闵行中学、上海中学、上海市控江初级中学、因特尔未来教育体验中心(因特尔亚太区研发有限公司)、旁听了“第四届英特尔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年会”。所见所闻,略有体会和感触,阐录如下,与朋友们分享。
(由于自己记录速度较慢,没能把所有的见闻都记录下来,许多地方只是记录了对自己有点启迪的一鳞半爪,或者是一两个词语,就我的想法,如果这一鳞半爪或一两个词语能对自己产生启迪,促进自己去思想,产生某种设想,并去实现它,那这次参训,也就很有价值了。)
 
(一)
2011年11月23日上午,市教科研中心,开班动员和丁伟明局长《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学校未来发展》主题报告。
会议由市教育局组织处袁敏处长主持,沈梅副局长做了开班动员。
l        沈局长
全市共有39所学校申报了数字化校园实验学校,有77所学校参加本次研训活动,许多学校是正职校长参加。数字化校园实验要有“本土化特色”,要注意与课题研究的联系和区别,要反复的求证,研究“专项技术”,注重应用效果等。
l        丁局长
数字化校园无好的范例。
案例:无痛胶囊照相机。(从不可能到可能)。
解放军报:《关闭“时代差”之窗——对科索沃战争的再思考》。(信息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植物人假设:如果一个植物人昏睡了30年醒来,他已很不适应现在的社会,但他回到学校,发现学校还是一样的。(注:也许有朋友会说,现在的学校变化可大了,但我在11月25日下午第一课的时候,观察了我校15个班级,其中有9个班级在教室上课,这9个班级无一个班级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果这个植物人在这个时间进入我们的课堂,他确实能感到学校无什么变化。)
技术走进了军事、走进了医院、走进了民用,为什么不能走进课堂?教育和科技隔了条黄河。
视频:外国教室,学生笔记本、手机等大量使用。
视频:维多利亚的智能教室。
教育应该是多元的、艺术的。
中国的家长、教师常会反对学生拥有笔记本;不远的将来,笔记本就是学生的笔、纸一样的学习用品。
如何面对现实?被现实击破,还是……
我们现在的教育不会受人尊重,现在的尊重是功利的,非教育魅力所在。
要有危机感,如果不能用技术实现突破,我们的教育是不能办好的。
问题:1.现在的信息技术能帮我们做什么?
2.能帮我们的突破做点什么?
数字化校园实验要寻找技术。未来的信息化用硬件还是软件?信息技术,教育行业起步早,但唯一只有教育行业的计算机是关在防盗门窗里的。应用上,最多的还是PPT,这只有技术的1%。转个学籍,家长要跑5次。
想到一件事,就要想有没有技术能帮我。教师评价,校长说太麻烦,省常中,设置许多观察点,个性化的,不需要的,教师自己可以去掉;不够的,教师自己可以添加。90%的是可以靠技术解决的,能够靠技术来突破的。不是增加硬件的问题。
每所学校,10%—15%的学生是不需要教的。现在就是50个人一个课堂,在班级授课制的限制下,对这些学生是有伤害的。改革的方向是免修。但免修也有问题,学生离开课堂后怎么办?可以提供学生学习资源来解决。
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要突破什么?如何寻找技术的支撑。
1.大班教育的环境下如何让少部分学生个性化学习。
资源问题。资源很多,知名大学公开课,通过考试都能拿到文凭。
电脑能不能带进学校。想一想,我们没有手机怎么过?
国外,1加1等于几,根据不同的回答及其阐述的理由会有不同的侧重于能力的评价;你读什么书,会有对你的阅读评价。
2.探索电子书包。
实现资源拓展。理科难做,可从文科做起。英语学习软件太多了。英语、语文需要大量的阅读量。
3.实验室的改造。
黑板上的实验。教育良心。教育当事业做还不够,还要有宗教情怀。
4.围绕重点难点,开发支持性的学习软件。
如英语词典(有道软件),元素周期表学习软件,细胞三维动画等,教育部委托东北师范大学围绕中小学学习重、难点开发几百个学习软件。
5.构建交互的研究平台
市综合实践活动平台。
有学生研究文革自杀的精英,这些不需要教师知道,学生都可以教老师了。高层次的学校,80%的学生比老师厉害。
现在的教育是结构教育,这也仅有90多年的时间,再以前也不是这样的。
我们有那么多的学校在研究红绿灯,研究最深的是省中的一位学生,很多的数据,建模、编程、运行。
资源库误区:说资源不够,但大量的资源没有使用。人民教育网站、省教研室网站,有许多资源,还有市精品课等等。
集体备课,水准较差。听过一次集体备课,对课程标准不了解,说要问教研员,其实这些资源网上都有。
一、两年内,学校每个点都要能无线上网,网速提高20—50倍。
数字化校园,没有好的案例,我们看到的案例,都是过时的。
期待三个方面的变化:
1.支持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学得更自由、更独立、更理性。
2.支持课程开发,学习材料更丰富、更有趣、更深刻。让学生玩,玩出水平来。
3.支持教室评价(疑误听,或应为支持教学评价)。
体会和感触
丁局的报告,给我的感觉是有思想和务实,许多地方都给我教学改革以启迪。
我所教信息技术学科,常为不少学生不希望我整班的教而困惑,有少部分学生确实不必接受这种整班的教学,但在班级授课制的限制下,很难让这些学生个性化地学习,丁局提出的免修,无疑为今后教学改革的一个好的方向。
信息化的应用,为什么应用?是把多媒体当黑板用,还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无疑应该是后者。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因为学生升学等现实因素,主课上不能突破,副课上能不能突破?理科上不能突破,文科上能不能突破?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实践。
学习资源问题。前几天有一位老师问我,说“我们学校原来购买的一个网站的资源是不是现在不好用了”,其实网上有很多免费教学资源,如丁局提到的人民教育网站、省教研室网站,还有国家基础教育网,学校购买的电教资料等等,很多的优质资源。市电教馆收集了大量的突破教学重难点的小软件,我们没有收集,也不知道。
 
(二)
2011年11月23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沈坚校长《做优做强教育信息化全力推进办学现代化——星海实验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回顾》。
该校应为苏州工业园区最好的学校,硬件、师资都强,学校有国际课程,双语教学,学校科技教育做得很有特色。
信息化亮点:一块一块的做了许多信息化平台。如:学校门户网站、课题管理网站、语文网(发展到苏州20多所学校、40多位教师一起做,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物理网站、星海天文网、视频点播系统、在线考试系统、校刊网络版、写话专题贴、轻博客、魔灯在线等等。有内外网、通讯平台等。开展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域研究性学习。开展信息化支撑的案例导学,促使学生学习前置等。
学校说:我们的教材内容是少的,而且是迟后的,是跟不上时代节奏的,要为学生提供新的资源,教育信息化可以实现。软件的开发很难,一块、一块的开发容易,整合的难。概念图。画图、画面,图式化。
体会和感触
该校教师业务素质好,学校应有为数不少的信息化建设领军人物。
对两个软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Inspiration(思维导图):中文名称早就听过,英文名称还是第一次见到,未有过研究,现在想来大概是可以编制学案的。
MOODLE(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常听省前中陈国祥老师说起这个东东,他总说的是英文,我就不知道这是什么东东了,从未去了解过,更无研究,通过这次研训,现在想来这个东东是可以用来配置某种网站的。
还有一个是ITX,说是腾讯的,但网站查不到任何相符的信息,是否自己记错了,以后留心一下。
 
(三)
2011年11月24日上午,“感知中国”(苏州)应用中心。
主要是参观物联网技术展示。这个暂时和我关系不是太大,主要是用不起,如可视电话,我付不起那个电话费。据说一些有钱人已大量使用物联网了,只是毕竟有钱人不多;用的人少,说明发展潜力大。那就买点物联网概念的股票,又怕象CDMA,联通没赚到钱,结果新的技术又出来了,还是不买了,哈哈。
 
(四)
2011年11月24日上午,苏州高等幼儿师范学校。
该校信息化特色是将信息化应用于学校管理。
每位学生有一张E卡通(苏州市民卡),学生进出校门刷卡,进出宿舍刷卡,等等。这样,学校始终能知道学生所处位置。再者,学生洗澡刷卡,学生用电刷卡,学生决不会看着水任意的流、灯无眠的亮了,因为每一点水和每一度电都是学生卡中的钱,极大地唤醒了学生积约水电的意识。
 
(五)
2011年11月24日下午,无锡市南湖中学。

该校2006年建成,小学配置,但没有招生。后来学校周边造了很多住宅,无锡市于2010年将该校建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始运作。该校由无锡市蠡园中学管理,因此从某个角度而言,该校就是蠡园中学的缩影。
在南湖中学,首先听取了蠡园中学校长邱华国(亦为南湖中学校长)的主题报告《漫谈学校“转型”》。邱校长先说了一个案例,大致是:
昨天一位家长给他打电话,风风火火的对学校提出批评,要见他,主要原因是他女儿成绩直线下降。他约家长在学校家校合育中心见面。
家长把孩子成绩下降的责任归结于班主任,说班主任有意为难他的孩子。邱校长给家长解释,凭自己基本的判断,班主任不是这样的人。
为了明确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邱校长通过学校信息化平台查看了这位学生的成绩,发现前期她的成绩一直很平稳,但近期下降得确实很厉害。
邱校长向家长了解他女儿常交往的学生,然后查看这些学生的成绩,发现这些学生都没问题。
最后通过分析,向家长的了解,发现这位学生的问题确实出在家庭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南湖中学的学生成绩都能以折线图呈现。早就听说过蠡园中学的蠡风平台,这个案例,使我看到了蠡风平台的价值。
邱校长快人快语,许多观点能给我以启迪,以下阐录其报告的一些精彩部分:
传统的教育基于经验,现代的教育基于标准。
工具——工具的变化促进社会的变化。
信息化的革命性影响,如银行业、商业,买书都是网上买书。
转型首先转方向。办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
为学生的未来奠基?有没有什么问题?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害人的。教育不仅是为了未来,也为当时。
信息化产能过剩。
去年建校节,改学生节,领导来了和学生聊天,一起唱歌。
最近蠡园中学的分数有下降,三个免谈:埋怨应试教育的话免谈;说某某学校学生学习时间多免谈;说某某学校学生生源好免谈。
你相信不相信共产主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你信不信?这是信仰问题。有没有上帝?信仰上帝的人不好问,要问就不是信仰了。
语文标准关于写字的要求,多少人看了这个标准去写的。制订书写水准,分成八个级别。再如作文,作文体检表。学生自已批,教师也批,还有互批。(评:很好,但操作上是否有时间)。
蠡中课堂教学改革指向:基于水准,源于心灵,成于智慧,显于评价。
执行课标的问题,执行了吗?执行了,也没执行。国外公职人员,必须执行,因为你是公职人员。
标准到水准。老农民、现代农民。专业型校长教师。如备课怎么备等等,没用的。
在设想开发一套作文批改软件。
六助学习方法:
备助 明标定策
自助 学知探究
求助 反遗呈疑
互助 解疑提升
补助 归理拓展
续助 拾遗巩固
软件。家校新干线。
刻度都没有,如何发现学生最新发展区。
学生快乐,教师幸福,家长满意,学术认可,政府支持。
民主建设。利用信息化把它建好,以后校长也不好改。
该校育人理念:孩子气 诗书气 浩然之气,由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顾明远教授题写,并且该校课程体系由这“三气”建构。
其后,该校张成副校长对学校作了进一步的介绍,主要有:
学校生源不太好。师资队伍比较强。
对蠡风平台的介绍。这个早就听说,且听说你去参观可以,但你要用他的蠡风平台,那是要收费的。张校长也自嘲说,我可不是在做广告。
E助e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借助同方的一个e教乐平台实现(也许没听清,应该是同方的“知好乐”吧)。
家校新干线。
往往也限于时间、课程、分数,不能大量的深入下去。(很值得玩味的一句话。)
开发了许多软件是该校的一大特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