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校务公开>>公示栏>>文章阅读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指导中心计划
发布时间:2017-02-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商骏涛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指导中心工作计划

(初中部)

一、指导思想

在学校第三轮三年主动发展规划的指引下,秉承全人教育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构建生命课堂,提升教学品质。

二、工作目标

完善课程体系,探索生命课堂模式,优化分层走班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业水平。

三、重点推进工作及具体举措

1、完善课程体系

    措施:

    (1)组织教师学习课程理论,帮助教师厘清课程关系:

国家课程:是指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国家课程的特征具有权威性,多样性,强制性。国家课程必须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

地方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人才的特殊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一是服务于地方,二是立足于地方,三是归属于地方。

地方和校本课程周课时:七年级每周3课时,八、九年级每周2课时。

中学部地方课程:江苏地理、江苏历史

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将: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等各种专题教育纳入到生命教育课程中,在地方课程中开设,每学年安排6-8课时。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我校的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

必修性课程有绿色阅读课程、暑期初一新生入学课程、坚韧行课程、十四岁青春仪式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公民教育课程、生活中的英语、感恩课程、梦想课程等,这些课程都纳入课时,有专门的教师任教。

选修性课程有名著欣赏、古诗文诵读与鉴赏、数海探航、英语名著阅读、英语口语与交际、英语听读空间、英语美文赏析、饮食与健康、信息技术学习先行者、十字锈、衍纸艺术等。

社团活动课程有球类俱乐部(包括足球和排球)、棋社(包括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和围棋)、舞吧(包括拉丁舞、青春舞曲)、硬笔书法社团、科技制作社团等。

选修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课程我们是将全校学生打通,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固定上课地点,固定上课时间,其中部分选修课程聘请部分校外教师进行执教。

(2)加强课程的管理和评价

一是制订相应的方案、制度保证课程实施,二是行政加强巡视,督促落实,杜绝任意停课,私自调课情况出现;三是加强考核,对教师的考核分为材料考核和现场展评两种方式。对学生的评价采取多元化措施,如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得到激发,特长是否得到发展,学生的作品通过校园网、微信、实物展出等形式。

2、扎实开展生命课堂教学研究

措施:

(1)组织教师学习生命课堂的基本要求

    结合新基础教育,从生本、生态、生长三个方面制订相关生命课堂基本要求,课堂教学要求所有教师从常规活动、开放式导入、核心过程推进、开放式延伸四个大项目来体现生命课堂特色,从内容选择、活动方式与效果、合理开放、教师应答、核心问题域的生成与展开、生生互动的量、生生互动的质、总结提升、内容延伸、作业创意等十个环节,让生命课堂具有可操作性。

(2)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开展有效务实的教研活动

每个教研组集体研讨,确定本学科的课堂研究重点,然后以一至两名教师为实验教学重点对象,采取教研组连续跟踪听课的方法,对课型进行研究,每次听课下来进行研讨、反思、重建。   

(3)加强教学管理,增强指导性

    充分发挥学科指导小组的作用,不定期、事先不通知教师的情况下,走进课堂听课调研,听课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量化表格从多维度对课堂进行观察、评价,听课后随时检查教师备课、作业批改情况,并及时将各种情况反馈给被听课教师。

    继续加强青年教师成长营的管理工作,督促好成长营成员在课堂教学上按照统一的格式进行备课,课堂教学中要体现生命课堂特色,课后上课教师要反思、要重建。

(4)质量监控上,采取定期或随机模式对各年级、各学科进行质量监测,及时汇总成绩、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措施。

3、实施差异教学,提升各年级教学质量

措施:

    (1)七八年级仍旧在部分学科上,对部分学生实施差异教学,具体操作上由年级组负责,并将实施方案报课程指导中心审批后执行。

    (2)进一步完善九年级分层走班教学机制,实施差异教学。结合上学期期末初三教学研讨会的相关建议,进一步完善分层走班教学改革,加强分层走班的过程管理,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团队合作,全面提升初三教学质量。  

4、进一步完善改进诚信考场工作,严格各种考试制度

措施:

(1)通过学生会议宣传发动,诚信的意义。

    (2)召开班主任会议,布置诚信工作。

    (3)每次考试前,由学生申报是否参加诚信考场考试,然后课程指导中心再根据学生申报情况编排考场和监考工作。

    (4)每次考试前,召开教师会议,严格各种考试制度。

四、常规工作及简要措施

(1)夯实教育教学常规,进一步精细化管理,通过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齐抓共管,在常规落实中谋求质量提升;

(2)严格作息时间,按时上、下学,确保学生在校活动时间不超过7小时。

(3)通过精选作业、分层作业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确保学生家庭作业量不超过1.5小时。

(4)继续完善教学常规检查方式,通过教研组交流、学习、现场评定的方式,使教学常规考核更加透明、规范。

(5)配合校长室抓好体卫艺工作,落实好两课两操,开展形式多样的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

(6)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工作,开齐、开足理化生各科实验,督促教师做好台帐资料工作。

(7)充分利用各种图书资源,发挥阅览室功能,组织好学生的课外阅读工作。

(8)继续抓好学籍管理工作

(9)抓好各种师生竞赛工作、校际交流工作。

(10)配合教师发展中心抓好青蓝工程工作、教师培训工作。

(11)根据市招办精神,按部就班做好中考各项工作。

五、月工作具体安排

二月:

1. 组织各学科寒假作业讲评、组织检测并做好表彰工作。

2. 做好教材调剂工作

3.迎接局期初开学督导检查工作

4.组织各学科组、教研组制定学期工作计划

5.组织开展教学公开课

三月:

1.做好研究性学习材料申报工作

2. 中考报名工作

3. 九年级师生中考动员大会

4.七八年级教学质量调研

5. 筹备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

6.组织开展教学公开课

 

7. 教学常规月考核工作

8. 中考各科教研活动

四月:

1. 九年级新课结束考试

2. 体育模考

3.九年级自动化模考

4. 七八年级期中考试

5.中考体检工作

6.组织开展教学公开课

7. 九年级自动化中考

8. 体育中考报名工作、体育中考

9. 教学常规期中考核工作

五月:

1.九年级模拟考试

2. 体育艺术特长生考试

3. 自主招生考试工作

4. 八九年级实验考核

5.组织开展教学公开课

6.七、八年级教学质量调研

7.教学常规月考核

8.社团活动展评

六月:

1. 九年级二模

2.九年级家长会

3. 中考填报志愿工作

4.组织开展教学公开课

5. 中考考前动员

6. 中考工作

7.青蓝工程总结交流

7. 七八年级期末考试

8. 完成各项期末考核工作

2017年1月制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