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德育天地>>感恩教育>>文章阅读
英雄少年---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观后感
发布时间:2008-09-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英雄少年

——《英雄少年颁奖晚会》观后所感

                                         3 邱金萍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嘹亮的国歌声在升旗台边回旋时,我的心房充盈着自豪感;而当这首神圣庄严的歌曲在废墟里响起时,我的眼睛分明湿了。

   九岁男孩许中正,才二年级,在汶川大地震中,被迅速垮塌的教学楼掩埋长达28小时,在瓦砾中,他带头唱起了国歌。在经历了28 小时的饥寒交迫后获救。

      我敬佩他,在这么悲伤的时刻,用国歌激励自己活下去,我也震惊,不明白这样一个

尚在童稚之年的孩子怎么会有如此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当国歌在废墟之上徐徐升起,我会作何感想?

      惭愧。小学时,胸前还飘着一条平展的红领巾。然而那时的我却视它为十足的累包袱。绕来绕去弄不好还要绕反,真是够烦人。可我忘记了:它是国旗一角,上面是无数烈士的热血。以小见大,我对红领巾的轻视岂不是轻视了国家么?许中正的行为,体现了中国人面对灾难不忘国,不屈服的精神,对比之下,我一阵汗颜。

      钦佩。一个不满10的孩子,灾难来临之后不是自暴自弃,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勇敢地面对无边的黑暗,表现出了非凡的理智,光这一点,恐怕连成年人都自叹不如,更何况做出这一系列举动的,是一个字都没有认全的儿童?钦佩之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自豪。汶川地震发生后,整个华夏大地都沉默而悲伤。可是在这种境遇下,中正依然那样的乐观。他不是全四川孩子的杰出代表吗?恐怕和死亡时刻威胁着他们的时候,他没有畏缩后退,而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求生。试问,如果许中正刚被埋时就觉得自己必死无疑了,那他还会重获生机吗?不会吧!这样一个连在灾难袭来时乐观向上的男孩,我们难道不为之自豪吗?

     许中正,一个普通而杰出的四川娃儿,你是我崇拜的对象。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