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本好书 受益一辈子
东青实验学校 蔡凤娟
一、活动背景
《中国教育报》曾报道过这样一组数据:我们中国人每人每年读多少本书呢?大约是5本书,还包括教科书。世界上读书最多的民族是哪个?是犹太民族,每人每年读55本!欧美国家、日本也是当今爱读书的民族,每人每年读40本!这个数据多么说明问题!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当今的浮躁尘世淹没了书香!直白地说,就是中国人非常不爱读书!
我们在学生中进行问卷,知道“小燕子”是谁的占100%,可知道文天祥、刘少奇是何人的仅占14%。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不去读书,何以将龙的血脉传承?不去读书,何以立足世界之林?
二、活动意图
悠悠五千年的漫长岁月,孕育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民族。这些民族这的杰出儿女,又共同创造了世界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应该说,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无不凝结着他们的指挥和辛勤的劳动成果。翻开浩瀚的历史长卷,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立刻会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这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看到,历史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多么沉重的代价。它充溢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泪水、热血和生命。应该说,不了解这些,就不知道历史的真正内涵,不知道人类社会文明的代价。
《上下五千年》概括了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全书用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浅显的语言,把历史中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集中反映了出来。孩子们可在轻松的阅读中,全面掌握中国的历史知识,做理性坚强、不缺“钙”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中国人。
三、活动要求
⒈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
⒉了解《上下五千年》对鸿雁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方面的贡献。
⒊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四、读书过程
㈠导读引路,激发兴趣
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读过哪些中国历史故事(包括课内外),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讲给大家听,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⑵简介《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该书作为当代中国通俗历史文化的经典,已成为广大青少年的必读书。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著名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根据史籍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不加铺叙和描写,基本上没有虚构。全书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字远古至清朝鸦片战争前,共收有260多个历史故事。对提高文化素养,陶冶美好情操无疑都是有益的。《上下五千年》由林汉达等编著。林汉达(1900-1972),浙江宁波人。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学家。他智力于汉字改革和文化教育工作,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
⑶教师选择《上下五千年》中一两个故事读给学生听。
㈡制订读书计划并按计划读书,计划书如下:·
书名 |
页码 |
计划 天数 |
计划实施情况 |
阅读 体会 | |
日期 |
完成与否 (完成打“√”,没有完成打“×”) | ||||
|
|
|
|
|
|
|
| ||||
|
|
㈢完成读书笔记:
书名: 作者:
最喜欢(或敬佩的人物:
记忆最深的情节:
我的心语:
相关言论:
五、活动安排
1、制作历史人物名片
要求:图文并茂,有历史人物形象,文字内容包括:姓名、出处(历史故事名)、历史人物经典语录或作品精彩片段。
2、历史人物的虚拟访谈(我与某历史人物聊天)
要求:有针对性设计问题,用《上下五千年》中的内容回答,在访谈中揭示历史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渗透自己对他(她)的评价与看法。
3、历史人物形象我搜索
要求: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就某一类历史人物形象(名垂青史的功臣、遗臭万年的奸臣、农民起义领袖、军事家、贤相名士等)进行专题搜集,并整理成专题资料。
4、历史人物形象我研究
要求:在就某一类历史人物形象进行专题搜集后,进行人物形象、特点的对比研究,转写研究报告。
5、老故事新发现
要求:重读经典历史故事之后,写下感言,表达新体验;与曾经的阅读经验相比较,看自己的阅读成长史。
6、历史人物形象细解读
借鉴阅读课上学到的文本细读的有关知识,常识这就书中的一个细节,感受历史人物形象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点。
7、《上下五千年》读书交流
要求:就书中的历史人物形象或语言风格进行欣赏,在小组内交流,并提供全程资料(作品才片段回放、个人阅读感言交流等)。
8、以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形象为蓝本的影片欣赏
要求;能在比较中发现历史和影片的异同,在内容差异的比较基础上评析改编的优劣。
六、知识竞赛
要求:以组为单位,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组内成员合作出一份知识竞赛问答卷,并附上一份参考答案,竞赛时,本组成员不得回答本组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