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们一行三人早早地来到鸣凰中学。鸣凰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建校已有70余年,前身建于抗战时期的1936年,叫城南中学。今天我听了两节物理课,一节是初二的折射定律,一节是初三的电能表和电功。下面我谈一下我的听课感受。
第一节课我听的是初三的钱永琴老师上的电能表和电功这一节课。钱老师从功的定义引入新课介绍,电功的概念,进而介绍电能与其它形式能的转化,然后进行猜想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其间着重强调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最后进行实验,导出影响电功的因素。我觉得,该老师备课充分考虑周到,但在教学中还是存在不小的问题:①教师没有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考虑,免不了满堂灌;②教师的设计中实物投影的应用实属多余;③学生的猜想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学生的实验没有充分讨论;④教师本身的实验准备不够充分。
第二节听的是杨玲瑾老师上的折射定律,杨老师从笔插入水中的折射现象引入课题,观察,进而通过演示实验,探讨光的折射定律,并进行总结,最后解释透镜的奥秘。
杨老师的课与我上周听的张老师的课是相同的,但他们上课的方式却是不同的,张老师先讲了光的反射进而引入折射并用演示实验讲解了光的改变方向与射入角度的变化,再总结折射定律,再通过玻璃砖和三棱镜中的光的折射来说明透镜的原理。从结构上来说,杨老师和张老师各有优点,但我更倾向于张老师的教法,他的教法更严谨,学生的记忆可能更久,而杨老师的课可能无关的内容更多,时间利用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