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自主学习 重在引导
发布时间:2014-07-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丁平
自主学习 重在引导 丁 平课题:《重大发明与科技创新》 (七年级历史教材下册第七课)学生自主学习题:1、同学们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我们已经学习过了,那其他几项发明像印刷术、火药又是怎样发明的呢? 2、雕版印刷术的原理是怎样的?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介绍,进行复述,并模拟雕版印刷的制作和印刷过程。 3、火药何时开始用于军事上?想一想古代用于军事上的“火箭”与现在航天发射的火箭有何异同? 4、哪座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它的设计巧妙在哪里? 自我评价:这几个布置给学生自主探究题,既要体现了教学目标,又有血有肉、层次分明,引人入胜,引导学生到达知识的彼岸。自我反思:在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探究题时,一要适度,即问题的设置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做到难易适中,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桃子”。二是多角度,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多方面,去分析领会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切入点;设置的问题既新颖又富有启发性。三是要有梯度,即要具有层次性、梯度性、启发性和探索性,不能是一问一答的简易交流,也不能是按部就班的程序作业,而要是有易到难,有小到大,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逐渐接近问题的本质,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第四,探究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避免产生畏惧情绪,以维持学生思维的活跃性,确保学生思维和知识的正向迁移;同时提出与选择问题时,要注重思维含量,问题要有思考价值。通过设计这样的自主学习,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呈现出接受史实——理解史论——掌握历史方法的梯次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在宽松的思维氛围中,自主思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深多历史知识的理解、把握,实现认知的重组和思维创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