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精巧之美
下面是朱老师《十三岁的际遇》课堂教学的三个步骤:
理解文意——建议你这样理解课文:试着给文章再拟一则标题,说说你的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朗读课文——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自己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
品味语言——建议你这样品味语言: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这样,每一板块的切分与连缀,板块之间的过渡与照应,都做到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每一步,每一环节,每一项活动,都为构筑起学生的知、能、智而进行;整堂课结构精巧,层层推进,环环相扣,显示出极强的美感。
2.内容厚实之美
朱苏兰老师的课堂以板块式思路、线索式思路、选点式思路、反复式思路、穿插式思路、迁移式思路、整体式思路等发散思路,以教读、自读、朗读、说读、文学欣赏学法指导、探究学习等丰富的课型,使新时代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一下子变得澄澈起来。
3.语言诗意之美
首先,语言诗意之美表现在教学思路设计语言的诗意美。分步组合,诗意地穿插引入,整体感悟,其设计语言组合起来本身就是一篇极富诗意的美文。其次,它表现在朱老师课堂教学主问题设计语言的诗意美。其语言设计往往匠心独运,语言十分讲究诗意。因为好的主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课是平庸还是雅致,也意味着整堂课是否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是否达到了艺术效果。第三,它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性语言与评价性语言的诗意美。加上他高度提炼的语言内涵、富有磁性的音质、抑扬顿挫的语调、亲切和蔼的面容,整个课堂表现出和谐、流畅的氛围。
总之,这样一堂精心探幽、诗意不断的语文课,给了我前行的力量,点燃了我投身语文教学的激情。榜样,让我知道“对,她就是我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