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开展行动研究
刘晓东
匆匆忙赶到那时培训会已经开始了,赶紧找到位置坐下来,不过看样子才刚开始,还没有错过精彩的部分。给我们作讲座的是区教育局电教中心的
他在讲座中讲到:行动研究的过程设计为如下的五个步骤,即诊断、学习、计划、实
施、反思。
(1)诊断:即研究分析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清哪些是成功的经验,可以继续发扬,
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关键问题是什么,它产生的客观原因是什么。
(2)学习:学习应当贯穿在教育行动研究的全过程,但在问题诊断之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学习是完全必要的。
(3)计划:计划即设计行动方案。表现形式是写出开题报告。
(4)实施: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和改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计划一行动 一反馈一调整一再行动”的过程,即在按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效果,总结经验,
现问题,进行中期论证(反馈),然后调整研究计划,再实施新的修正后的研究计划。
(5)反思:反思实际上是一个阶段总结的过程。其内容包括:①整理和描述。即对制定计划、学习理论、实施计划、阶段检查的全过程加以归纳整理,勾画出多侧面的生动的行动
过程。
②评价与解释。即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做出判断,对有关现象和原因做出分析解释,找出计划和结果的不一致性,从而提出设想与计划的修正意见。③写出研究报告。
他还特别强调几个问题
1.行动研究具有不同的层次。
它包括教师个人单独研究,学校范围内若干教师的合作研究,科研人员与教师的合作研究, 科研人员、教师、行政领导三结合的研究。后两者是行动研究的典型层次,是我们
提倡的重点。
2.行动研究的课题可大可小。
3.广义的教育行动研究既可以反思已经发生的教育行为,又可以探讨教育行动的变
4.行动研究具有兼容性
整个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和听众做互动,不时地给我们提问,向我们解释清楚,这在以前的讲座中还是比较少见的!最后由英语教研室周老师给我们学员发了证书,在回来的路上,细回想这一年来的培训,觉得要想成为真正的骨干,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剑湖听课有感
刘晓东
此次课堂有两个特点,一是四位教师都是上同一课内容,第五单元听力部分。二是都是借班级上课。可以说很容易看出各教师的真正水平。可以说四位教师各有各自特点,但却有几个共同点,一、大家都不约而同将第二部分的speak up 放到了最前面,这体现了新课程、新理念的特点,并不拘泥于文本,而是研究、超越文本。二、各自的导入。都是循循善诱,诱导教材,而且都是在课堂上加以巩固新知。
第一位剑湖中学的老师课堂容量大,设置情境,开展师生、生生活动,学生敢说,课堂气氛活跃。但几点遗憾的是,一是老师的课题写成了unit4 。二是整堂课老师都没有叫学生打开课文,自然也没有学生朗读课文这一环节了。再有觉得重难点不够突出。
第二位老师的课可以用实在来形容。她是唯一没有用PPT课件来上课的,她借助了实物投影仪,把课文上的相关知识、词组、句型都呈现出来。教学思路清晰,合理。学生也有一些时间读背来巩固。几点遗憾是整堂课,气氛不是太活跃,方法过于单一。
第三位
第四位是我校承莉老师。她的课堂有几大特色,一是词汇教学方式多样化,不仅带领学生朗读,更是作了适当延伸与拓展。二是花很多时间带领学生朗读本课的词组和句型。在随后的评课中,教研室
以上是我本次活动的几点感想,也许我提的几点建议还不是很成熟,但总的来说这次收获很大,为我本人的课堂教学提供很多了好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