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青实验学校十一月随笔评比结果
注:本次随笔共收到 89 篇。其中一办(12人)共 7 篇,二办(11人)共 7 篇,三办(9人)共 9 篇,四办(12人)共 12 篇,五办(12人)共 10 篇,六办(12人)共 12 篇,七办(9人)共 7 篇,八办(12人)共 10 篇,九办(14人) 共 11 篇,体育组(5人)共 4 篇。
题 目 | 作 者 | 获奖等次 |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德育智慧在细节 北师大德育校长培训有感 | 陆荷芳 | 一等奖 |
让学生在言语训练中步入精彩的语文世界 | 赵静芬 | 一等奖 |
夯实“第一步” | 薛静华 | 一等奖 |
浅谈生命课堂教师的角色定位 | 唐宝瑾 | 一等奖 |
捕捉生成细节,构建活力课堂 | 蒋 涛 | 一等奖 |
当诙谐幽默遭遇冷眼对待 | 沈芸 | 一等奖 |
生命课堂,追求艺术的平衡 | 梅英媛 | 一等奖 |
慢下来,静等花开的声音 | 伍晓英 | 一等奖 |
说声“谢谢”不容易 | 王瑞瑾 | 一等奖 |
诗意课堂,诗意表达 | 周丽敏 | 一等奖 |
《识字7》教学反思 | 裴亚燕 | 二等奖 |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 许文娟 | 二等奖 |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关于写作“随文而教”的一点体悟 | 胡志英 | 二等奖 |
由三年级英语口语测试想到的 | 周琴 | 二等奖 |
可爱的人 | 张叶 | 二等奖 |
精彩是切磋磨合中的提升 ——一堂公开课后的反思 | 江惠珍 | 二等奖 |
和谐、达标、不足 ——教学调研听课反思 | 潘海波 | 二等奖 |
在音乐实践中绽放生命活力 | 徐丽丹 | 二等奖 |
生命课堂,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 蒋晓良 | 二等奖 |
《看菊花》教学反思 | 承微 | 二等奖 |
感恩节的一封信 | 沈春法 | 二等奖 |
化简为繁,别样精彩 ——湖塘实验学校听课有感 | 杨 铭 | 二等奖 |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 梅凤 | 二等奖 |
巧破“羊群效应” | 曹伟明 | 二等奖 |
童诗课堂,如此精彩 | 蒋琴 | 二等奖 |
教教材还是用教材 | 陈岳峰 | 二等奖 |
《钱学森》教学思路 | 沈国洪 | 二等奖 |
万变不离单位“1” | 朱华锋 | 二等奖 |
《地球上的水》教学反思 | 刘依依 | 二等奖 |
有这样一种课 | 朱丽洁 | 二等奖 |
听课所得 | 成 英 | 三等奖 |
趣教天气图 | 薛建妹 | 三等奖 |
我的生命课堂 | 章丽红 | 三等奖 |
由一道习题引发的思考 | 徐小芳 | 三等奖 |
因势利导,巧借学情寻转机 | 邱惠英 | 三等奖 |
点燃他心灵深处向上的信心 | 殷彩萍 | 三等奖 |
实验创境,抛砖引玉 | 姚建芬 | 三等奖 |
随风潜入叶 润物细无声 | 陈燕 | 三等奖 |
有效课堂-----让学生收获并快乐着 | 石思 | 三等奖 |
从情景中获取信息 | 姚军华 | 三等奖 |
生命课堂 如此精彩 | 薛静娅 | 三等奖 |
抓住“出乎意料” | 汤佩佩 | 三等奖 |
用好各种情景,上活小学英语课 | 黄华 | 三等奖 |
磨课,在改变求新中提高 | 钱鑫 | 三等奖 |
与课文对话 ——《诚实与信任》教学反思 | 汪海英 | 三等奖 |
由废光盘说开去…… | 黄彩芬 | 三等奖 |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主场” ——《珍珠鸟》教学反思 | 潘霖 | 三等奖 |
躬身自省,思者常新 | 张晓敏 | 三等奖 |
巧用 “影” 利明“知” | 丁 平 | 三等奖 |
注重学生思维过程,涌动生命的灵性 ——对《实数》课堂实录的自我剖析 | 许丽金 | 三等奖 |
《平安回家》教学反思 | 曹丽萍 | 三等奖 |
作业讲评,亦要精心准备 | 张军 | 三等奖 |
合理铺垫 以旧拓新 | 沈文品 | 三等奖 |
《声音的传播》教学反思 | 张平 | 三等奖 |
第二次汇报课感想 | 赵玉平 | 三等奖 |
创设情境 深化体验 | 潘希文 | 三等奖 |
另类的奖励 | 羌文英 | 三等奖 |
跳墙逃学之后 | 陈建芬 | 三等奖 |
如何让英语课堂不再“沉默是金” | 王煜洁 | 三等奖 |
今天的课堂你质疑了吗? | 承莉 | 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