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处理好静与动、局部与整体、快与慢的关系,适时选取有探索意义的课件和内容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兴趣,扩大知识的信息量,启迪思维,提高效率。课改中已经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于是,有的教师整天忙于制作的课件只是课本搬家,替代了小黑板,有的数学课应用多媒体手段,视听图画晃动频繁,学生眼花缭乱,仅仅让五彩缤纷的图画增强学生的感官刺激,课件只是一种点缀,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和理性思考。然而只要是公开课,如果不用多媒体,好像觉得这节课准备不够充分,特别是优质课评比,人人比着用。
应该说,教师制的课件很好,能用形象直观的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从中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许多老师还应用动画、影片和声音来调节学习氛围,但似乎让人感觉教师成了教学的奴隶,而多媒体则粉墨登场,成了教学的主宰。例如在教授《黄金分割》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我们生活中的黄金分割——芭蕾舞演员剧照、东方明珠电视塔、埃菲尔铁塔,等等。老师收集了许多图片,确实想把这种美带给大家,想尽可能把生活中的黄金分割展现给学生,在导入新课中花了近10分钟的时间,由于观看时间长,学生只顾欣赏这些美丽的图片,完全把本课的重点搁置在一边,忽视了教师的作用,淡化了师生的默契,让多媒体喧宾夺主,违背了多媒体技术的本意,走到了课堂教学的极端。而这些只要一带而过,重点在于什么是黄金分割,怎样作黄金分割,这个我认为还是教师板演操作比较实在。
积极应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对于多媒体的应用,应该精心安排设计,要根据课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要把握好应用的“度”,要真正让多媒体起到应有的作用。多媒体应与课程有机整合在一起,要让多媒体为教学服务,使教学锦上添花。教师应设计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方能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尤其是教师的板演作用不容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