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访问量统计   总访问量统计
当前位置:首页 >>科研园地>>教学随笔>>文章阅读
古诗教学怎么抓
发布时间:2012-04-04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静芬
     

古诗教学怎么抓

——听朱志林老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有感

东青实验学校  赵静芬

星期五的教研活动时间,我们全体小学语文组的20位教师一起相聚美术室,观赏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朱志林老师的一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视频。此课曾获得2011年王兰杯赛课一等奖。就我个人而言,对于古诗词教学一直是把握不到位的。所以,听上次张教导讲起这堂课时,我就心向往之。今天我想主要就老师的这堂课和古诗教学谈谈自己的零碎感受。

一、创设情境学古诗

古诗中,寥寥数语,说它简单,它则“简单”。如果一开始就拉来学生,看解释,说诗意,学生必然了无兴趣。看老师是怎么导入的:

同学们,听我读一段资料。(课件出示)站在泰山之巅,他曾豪情万丈,抱负远大: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信步江畔,他也曾似闲云野鹤,恬淡悠闲地吟唱着: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他常常是在壮志难酬、困顿潦倒、颠沛流离中度过。

他见证了一个王朝的衰落,他同情百姓的疾苦,他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他嫉恶如仇,他在诗中这样写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诗是时代的实录,历史的见证,后人称之为诗史。

他是谁?

两段话,把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拉近,也使学生对这位大诗人的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听者感觉到今天老师不是仅仅要带着学生学习一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而是和学生一起走近杜甫,走近杜甫的作品,走近那个年代!

二、授之以渔,拓宽内容

在古诗教学中,老师没有停留在对古诗意思的讲解上。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更多地是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1、关注注释,弄懂古诗字面上的意思;

如“衣裳(cháng):古时上曰衣,下曰裳。”“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漫卷:随意、胡乱地卷起。”“青春:美好的春色”等等。教者引导学生从注释走向诗文,再在诗文中品味注释。

2、关注背景,细细品味古诗的丰富内涵

我们教学古诗,你不是为了仅仅让学生去了解这首诗的诗意。古诗是我们中华瑰宝,我们更多地应该引导学生感受此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诗歌所蕴含的丰富情感。所以,我们不应仅仅带着孩子去读诗,去学诗,而是去品诗!

老师在课开始就出示的背景资料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整堂课中,如《春望》、《述怀》、《恨别》、《旧唐书》、《百忧集行》等一系列材料的补充,这些材料看似多,却不乱。它们有一个中心,就是“安史之乱”。学生在这一系列的背景材料中穿越,不仅了解了诗人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之“喜”,同时深刻地感受到“安史之乱”带给他和百姓的“苦”。从而更明白诗人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之“喜”从何来。学生对此一系列的感悟都在教者的引导下层层递进,水到渠成!

三、关注学情,还学于生

面对生涩的古诗,学生不明白是情理之中。在这节课上,我们听到了学生的成长,我想这就是生命课堂的呈现吧。面对学生说不清,读不准的时候,教者并没有为了完成教学预设而匆匆赶场。而是仔细地倾听,耐心地等待,等待那花开的声音。所以,整个课堂展示的是学生成长的过程,而了无教者一味“牵引”的痕迹。

区教研室本学期引导我们从“把握文体基本特征,增强阅读理解能力”研究开去。我想,这次我们的古诗教学探讨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