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陈建芬
五年级数学上册P40-41页,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教学的。在备课时,老师们都觉得这个内容学生比较难理解,因此,我们依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希望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并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上课伊始,就复习旧知:
以“万”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24820 176544 1023564 209000
复习完后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让学生回想起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这样学习新课就有一定的基础了。)
学习新课的时候,首先着重理解“精确到十分位”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的讨论中,及时提炼出:“精确到十分位”就是十分位及十分位前面的数都要保留,十分位后面的数都要舍去,也就是保留一位小数。并板书: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一位小数)
然后讨论把1.496保留一位小数,就是要看这个数百分位上的数,因为1.496百分位上的数字是9,所以要向十分位进1,结果是1.5。
并且用同样的方法解决把一个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的问题。
然而课后练习却是很不乐观,第一个错误:精确到百分位的时候,有时就把末尾的“0”去掉了,虽然已经讲清了:有“0”表示精确到百分位,没有“0”,表明精确到十分位。估计是和小数的化简(根据小数的性质)混淆了;第二个错误:如9.9674,保留两位小数的时候,有学生会保留成10.07,明明千分位上是7,只要向百分位上进1,成为9.97就好,但是有学生会向百分位、十分位上连续进位,估计是和真正的需要连续进位的题目搞混了。
我想,针对这样的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问题,也只有多讲多练,在过渡练习、对比练习的过程中,靠学生自己领悟了。